密流暢的思維邏輯,表達了明麗雋美的一種意象、一種情調、一種理解、或者是一種感悟。
這首詩創作於一九七七年三月,其所歌唱的那種不卑不亢至純至美的愛情,確實可謂是理想境界,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因而它風靡了當時的整個時代。
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你絕對無法感受,那是一個理想和夢想、激情與溫情相互交織的時代,是一個偉大民族從沉睡中覺醒的思想解放時代。它為此後數十年中國經濟、社會的騰飛、翱翔,積累了雄厚的思想、觀念和知識基礎。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中國,港臺流行歌曲從東南沿海向全國擴散。當時,校園裡許多男生,模仿港臺明星,燙著捲髮,穿著喇叭褲,腳著火箭頭皮鞋,彈著吉他,這是當時大學校園裡,最為時尚的一道風景。
詩歌和流行歌曲的繁榮,也不斷地讓年輕的大學生們迸發出愛的火花。雖然那時的大學,反對學生在校期間談戀愛,但愛情是從來禁錮不了的。校園愛情之花,每時每刻都在“地下”綻放著,保守而又傳統,純真而又美好。
實行軍事化封閉管理的學員大隊,與其它班級在多數時間,是相對隔離的。他們在思想活躍、朝氣蓬勃的大學校園裡,猶如**中的一葉小舟,既享受大海的寧靜與安詳,也必然要經歷驚濤駭浪和暴風驟雨的洗禮。
他們既是一群年輕的大學生,更是一群英姿颯爽的年輕軍人。因此,各個學生社團、各學生組織,都緊盯著他們。他們透過各種活動,各種關係,不斷向學員大隊滲透。
記得一次學校的週末晚會上,各系的大學生起鬨,非讓軍官大隊出一個節目。周筠代表學員大隊上臺唱了一首《請你回頭》。這是臺灣藝人沈雁演唱的流行歌曲,當年曾一度很紅。
“請回頭再看一看我,不要對我那樣冷漠。說不出心裡多難過,為何你匆匆就要走,請你回頭看看寂寞的我……”
纏綿的情歌,憂傷的意境,美麗的軍花,專業水準的演唱,當即就醉倒全場。周筠當初入伍,並非藝術特招生。可一曲唱畢,頓時全場震驚,男大學生們不停地尖叫,鼓譟返場。萬般無奈,周筠只好又唱了一曲《紅梅贊》。
於是,在學員大隊完全缺席的情況下,周筠就被強行選為學生會的文藝部長。從此,學校所有的大型演出、大型文藝活動,她都是核心人物。也就從那時開始,十一名女軍人,開始不斷收到無地址、無落款的求愛信,以周筠和趙子微兩人為最,據說最高峰時,最美麗的趙子微一週就收到過幾十封。
讓現代大學生們可能無法理解的是,這些求愛信,僅是為了表達心中的一種愛慕之情。由於沒有落款和地址,當然從開始就沒奢想女神能回信。在當時的校園,一個女大學生如果在校的四五年內,一封這樣的“求愛信”也收不到,那說明你糟糕透了。
當然也有奇葩的事情發生,有時表達愛意除了詩歌、情書,還有其它東西。比如,軍官大隊幾乎所有的女同學,都收到過莫名其妙的鮮花、手絹、書籤、摺扇等小禮品,有時還會收到瓜子、點心、水果,甚至漂亮的衣物。
管理學員大隊宿舍的老阿姨,原則xing強,人卻特別好。除了人不讓進,其餘送什麼東西,她都保證能送到學生們的女神手中。趙子微曾收到過一隻嶄新的微型錄音機,裡面一盤帶子,錄了整整二百多首情詩,全是由學生自創,並由一個嗓音沙啞的男孩朗誦的。
週三文娛活動時,教導員于軍突發奇想,辦了一場詩歌朗誦會。
當然,演員就一人,就是這個不知名的男孩。那天晚上,朗誦了幾十首愛意綿綿的情詩,全體女軍人都感動哭了。最後,根據大家一致要求,虞松遠破例同意,發出告示,只要有同學能背出其中二十首,學員大隊就允許他同趙子微同學成為“好朋友”。當然,前提是趙子微同學願意的情況下。
趙子微雖然也很感動,但是她對集體意志強加於她個人頭上,還是很不爽。“現在可是提倡zi ;you戀愛,你們乾脆集體把我賣了得了。”
第四十三章 社團拜師
第二天,于軍專門在宿舍下面的宣傳欄內,登出告示。
接著一週時間,天公很不作美,都是瓢潑大雨。但宣傳欄前從早至晚,花傘如蓋,人山人海。“比詩招親”成為轟動全校的大新聞,連校長都親自來學員大隊問問怎麼回事。
當了解了全部情況後,校長表示學員大隊這事辦的充滿人道主義味兒。請注意,校長原話是“人道主義”味兒,而不是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