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人死不能復生,生命最為高貴,四條半人命,教訓深刻,教訓深刻啊。”
李子健安慰說:“蘇曉平局長一行是來幫你畫句號的,‘四二七火災及其處置,也該告一段落了。”
徐浩東思忖著問:“子健,我是不是該主動來畫這個句號呢?”
李子健說:“看你這幾天躲在家裡反思,我自作主張,以你的名義寫了一篇萬字總結,要不,你審閱一下,透過後我發給各部門各媒體?”
“你辦事,我放心。”徐浩東擺著手說:“我不看了,你送繼國同志和閻芳同志審閱,透過後儘快發出去。”
李子健點了點頭,“哎,你從省城回來後,還沒提起過什麼,是不是咱們雲嶺市升格為地級市的事黃了?”
徐浩東搖了搖頭,“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百米賽跑,只差五米。”
“哦,卡住了?卡在哪裡?”
“考考你,答案在一號檔案櫃的第一個抽屜裡。”
李子健走到一號檔案櫃邊,開啟第一個抽屜,抽屜裡只有一張地圖,“浩東,這是老式軍事地圖,還是海州市青山山區的地圖,你搞這老古董幹什麼?”
“考你啊。”
李子健拿著地圖走回來,在沙發上坐下,對著地圖又看了一會,然後將地圖放在了茶几上,“我好像明白過來了,上級批准咱們雲嶺市升格為地級市的前提,是要將整個青山山區劃歸咱們雲嶺市管轄。”
“說對了,青山山區分歸南江區和青山縣,南江區有三個鄉一個鎮十八點五萬人口,青山縣有五個鄉一個鎮二十五點七萬人口,共計八鄉兩鎮,四十四點二萬人。這八鄉兩鎮的人均收入還不到咱們雲嶺市人均收入的五分之二,是海州市最貧困的地區,省委省政府的意思是,堅決支援雲嶺市升格為地級市,但必須捎上整個青山山區。”
“包袱啊。”李子健忙問:“你同意了?”
徐浩東搖著頭說:“這麼大的事,我哪敢一人作主。”
“省裡做出正式決定了?”
“這倒沒有。”徐浩東說:“如果省裡做出了正式決定,我們只需執行即可,我也用不著糾結。李書記和尚省長也不是武斷之人,不會搞拉郎配,讓一個富人跟一個窮人搭夥過日子,總要有一個過程。可問題是省委書記和省長既然開口了,我作為下屬,站在政治的高度上,我個人是必須接受的。”
“恐怕這是一個曲高和寡的設想。”李子健說:“最現實的問題是,一旦青山山區加入咱們雲嶺市,那麼咱們雲嶺市的經濟指標就要下降一到兩個檔次,甚至會降低市民的生活水平。而另一方面,咱們雲嶺市與南江區和青山縣的交界地區,因地權和地界糾紛,曾發生過上百次械鬥,積怨甚深,至今未解,鑑於歷史的原因,恐怕全市幹部群眾中的絕大多數,都不會同意這個決定,這也是最大的障礙。”
徐浩東嗯了一聲,“這段歷史,我還真不是很瞭解。”
李子健說:“不說別人,就是你的忘年之交、劉政道他老人家,也不會支援咱們雲嶺市接收青山山區。”
徐浩東不解地問:“不會吧?老人家還沒老糊塗,他為什麼不會支援呢?”
第0411章 拍馬屁
李子健告訴徐浩東說:“那是一段塵封的往事,誰也不敢提起,相關記錄也只存於檔案室的保密櫃裡,我也是上次為了寫文章才去檔案室翻出來的。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劉政道老人是雲嶺縣委書記,當時,雲嶺縣這邊的山民與青山縣那邊的山民,因山地糾紛發生了千人規模的械鬥,雙方廝殺整整一天,死傷兩百多人。”
徐浩東點著頭哦了一聲,“這事我聽我父親提起過,但不知詳情。”
“當時的地委領導和雙方的縣領導,經過電話溝通後紛紛趕往出事地點。不巧的是,劉政道老人去得早了一點,不慎被青山縣的山民抓了起來。那些山民不僅拿劉政道老人當人質,還把他的衣服剝了個精光,綁在樹上三天三夜不給一口吃喝。解救出來以後,劉政道老人大病一場,在醫院住了三個多月,他那條左腿不是有點瘸嗎,就是那時候落下的,是被一個山民拿鋤頭砸的。”
“從那以後,山民械鬥事件雖然平息了,但三十一死四十三殘一百八十幾傷七十一人被判刑所留下的慘痛記憶,成為兩個縣的鴻溝,誰也不願提起,但誰也不會忘記。一山之隔,雞犬相聞,卻老死不相往來,當時的海州地委領導,也是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就在兩縣的交界線上建了一條長達七十多公里的鐵絲網,從此連十幾條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