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她們幾個公主在唐太宗面前還是很受寵的,但是昭陽一進宮,所有的情勢都發生了變化,她們簡直就是一落千丈。
梅盛是所有公主裡面唯一還有孃的人了,她們幾個處的不錯,梅盛經常邀請幾個姐姐到韋妃的宮殿裡玩,有時候姐妹幾個玩的累了,就一起在韋妃處休息,整個皇宮裡乃至京城很多權貴人家都知道這五個公主關係很好。
沒有和任何一個公主交好的昭陽很順利的被突顯了出來。
韋妃對著梅盛是一個百分百合適的孃親,永河、清雲、川平、晉懷四位公主早沒有了孃親,看著韋妃對梅盛貼心的照顧,羨慕又嫉妒,想起如果自己的孃親還活在這世上,肯定也要是這樣照顧自己的,可是如今她都不在了,只留自己在這世上,又不受父皇的疼愛,真是太艱難了,四位公主又不由得紅起了眼圈。
韋妃注意到四位公主的情緒後,嘴角勾起一個微小的弧度,想到自己的乖女兒真是越來越精明瞭,自己按照她說的辦法來做,果然把這幾個公主的心慢慢都收攏過來了,看著眼下這個場景,自己只要做個樣子,就能和這幾個丫頭的關係再接近一步。
幾位公主享受著韋妃體貼的照顧下時,昭陽在皇宮裡的生活也越加的精彩了。
昭陽被唐太宗捧在手心裡寵愛著,有唐太宗給她撐腰做後臺,昭陽簡直就是橫行整個皇宮,不管什麼人的東西,只要是她想要的,就一定會得到手裡才肯罷手,尤其是永河、梅盛五位公主的東西,她更是想著法子的搶奪,這些年來的刁蠻行為讓她越發囂張,總是能在別人開心的時候澆上一盆涼水,看著別人不開心了,她才會笑的特別的開心。
這已經不是刁蠻無理可以解釋的了,分明就是她已經心理有問題了啊!
經常能聽到皇宮裡發生的事情的權貴們都對昭陽這個公主很沒有好感。
不過就是一個村婦生的女兒,竟然不知足的要壓在所有權貴出身的皇后、妃嬪們所生下的孩子們頭上,簡直就是對所有權貴的諷刺。
更讓人覺得心涼的是皇上的表現,一直以來都不分對錯的為昭陽撐腰,這樣的做法不僅作透了皇子、公主們的心,連陪伴了他幾十年的妃嬪們的心都傷了,只不過是因為他是皇上,所以從人才對他保持了最後的一分尊敬之心。
梅盛安排在昭陽身邊的宮人慢慢的攛掇著昭陽對朝事起了興趣,從剛開始為了打發無聊時間發展到後面對朝事越來越感興趣,積極的出主意下決定,到了最後,野心大漲的昭陽開始要求跟著唐太宗上朝,近年來唐太宗越來越不像話了,而且還漸漸有昏君的風範,這讓大臣們很是憂心。
這一次唐太宗要帶著昭陽上朝的決定一出,簡直就如同向熱油裡倒了一瓢水,朝臣們就炸開了鍋,雖然唐朝風氣開放,對女子的束縛也不多,但讓一位公主上朝的事情還真是前所未有。
朝臣們吵吵嚷嚷個不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的對,爭論的連正經的朝事兒都沒空說了,永河的舅舅現在混在戶部的戶部尚書提了一個建議,既然皇上關心自己的孩子,不如讓所有滿了十四歲的皇子和公主都參加朝政,如果他們願意的話。
除了昭陽和梅盛,皇宮裡的公主都已經嫁人了,梅盛是因為年紀還小,而且韋妃是出了名的疼愛自己的寶貝女兒,一心要給自己的女兒找一個最好的女婿,所以到現在沒有出嫁也沒有訂婚,不過梅盛今年剛十四歲,年紀還小不著急。
真正應該著急的人是昭陽,她已經快二十歲還沒有找到人家,不是沒有人給昭陽說過親,但是昭陽一直被唐太宗寵愛著長大,一向都是眼高於頂的,一般的男人她都看不上,在哄得唐太宗開心的時候,還趁機要了唐太宗許諾的嫁娶自由的承諾,除非是她自己願意,否則沒有人可以逼她嫁人。
這個提議很快就被唐太宗透過了,昭陽有了可以上朝的機會,而且是堂堂正正的站在大臣們之前的位置,這讓昭陽很是驕傲。
梅盛當然願意上朝的,這麼光明正大的參與政事兒的機會她不會放過這個大好良機。
和昭陽公主的隨心所欲不同,懷安公主帶給大家的感覺是這是一個認真的想要為大唐建功立業的公主,隨著和懷安公主的接觸,大臣們發現這個公主聰慧過人,帶給了他們很多的驚喜。
很多在他們看來疑難的問題到了懷安公主那裡,總是可以很輕易的就找到解決的辦法,並且懷安公主還提出了很多新奇的辦公方案,大家按照她的提議試了一陣子,發現確實提高了辦公效率,節省下了不少的時間。
梅盛慢慢的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