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2部分

不搞露骨的吹捧,不動聲色的就把一個女總統的概念植入了人心,堪稱絕妙!

當然了,最絕的還是《熔爐》……其實,小說也好,電影也好,背後都是有大媽的一力支撐,不然根本就不可能寫出來拍出來,而目的嘛,自然是為了對付當時在韓國政壇上格外強橫的所謂光州司法派。其中,有大媽在國會里的主要對手秋美愛,也有當時風評很好的總理金植。

而後來的事情就不用多說了,且不提小說和電影的效果有多麼出色,搞得那些光州出來的人一聲不敢吭,只能自己動手扇自己耳光。而更讓人無比佩服的是,在令人心寒的現實和震撼人心的文藝渲染前,大部分民眾都沒能察覺到她的存在,真真是殺人於無形!

而正是這些經歷,讓樸大媽格外重視這些東西。

“但是……”金鐘銘繼續講述道。“隨著某一股政治勢力掌握住了政權以後,它幾乎會本能的想去嚴格約束之前使用過的文藝作品,一方面是想繼續把持這個武器,另一方面是想用自己的政治優勢嚴格限制它,不為自己的對手所用……這幾乎是執政者出於本能而產生的心態。”

大媽忍不住笑了一下:“好像還真是這麼一個心態,簡單直接,不容辯駁……你接著講。”

“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再簡單不過了。”金鐘銘也跟著笑了。“政治以為自己有能力來約束文藝作品,但執政者卻忘了,文藝作品本身是非常容易產生自我意識的,而經歷了政治鬥爭之後,文藝工作者很容易就會產生一種錯覺,那就是文藝作品是有資格這去幹涉政治的。”

大媽再度失笑。

“就這樣,雙方都以為自己能夠干涉對方,執政者的角度我就不班門弄斧了,想來您自有自己的體會。而回到文藝作品的視角,自以為自己有能力影響政治的文藝工作者,卻馬上就遭遇到了來自於政治的壓力和管束,那它很快就會產生一個屬於它自身,且具有普遍性的一種使命感……”

“什麼使命感?”

“引用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布羅茨基先生的一句話,當然,他是說的是文學,但擴充套件到所有的文藝作品都是沒問題的……文學必須要干涉政治,直到政治不再幹涉文學為止。”

“這是原話嗎?”大媽微微怔了一下,表情變得漸漸嚴肅了起來。

“原話。”

“那麼照你這麼說,文藝工作者和執政者幾乎會天然的對立?”大媽突然拉下了臉嚴肅的問道。“不可能有例外?”

“對立是必然的。”金鐘銘微微嘆了口氣。“實際上,右翼政府治下,文藝工作者立場普遍性偏左,而左翼政府治下,文藝工作者卻普遍性偏右……不是他們善變,而是他們總是會和執政者對立,然後產生反作用力對著幹罷了!這種對立,連封建社會都不能免俗,何況是現在這麼發達的資訊社會?”

大媽的表情越來越陰沉了,很顯然,一方面她接受了這個很有邏輯性的說法,只是從她的新立場來說,難免為此感到不滿;而另一方面,金鐘銘口口聲聲說要辯解,卻得出了這麼一個結論,實在是讓人懷疑對方是否想要這麼跟自己‘對立’下去。

“你說做這種辯解,是希望我能理解你的‘對立’立場嗎?”大媽終於直接質問了出來。“不僅之前會有《恐怖直播》,以後還會有更多的這種電影?”

“是,也不是。”金鐘銘依舊保持了鎮定,似乎渾不在意一個總統的怒火。“道理是這個道理了,但是總統,您想過沒有?我說的是所有的文藝工作者和所有的文藝作品。這個時代,新聞網站、論壇、社交網路、自媒體、紙媒、電視臺、電臺……當然還有電影,種種事物,只要是有著社會評論功能的東西,都會沾染上我剛才說的那個特性,可一個執政者就算是再怎麼權威,也不可能控制住這所有的一切!而這,也是執政者一旦開始執政,他的評價總是會無條件往下走的一個重要緣故……這個時代的傳媒行業太發達了,電影只是其中一個微不足道的組成部分罷了。”

大媽再度沉默了下來……因為她知道,對方這話說的很有道理,時代不同了,以前只有文學,然後又有了報紙,再然後是電影,現在則是網際網路,那種文藝作品的自我反抗意識幾乎融入了所有的傳媒業,電影真的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部分。

“你到底想說什麼?”停了半響,大媽才略顯無奈的問了一句,講實話,今天這個剛登基的好心情竟然愣是被眼前這個年輕人給攪和了一小半。

“我真正想說的是,相較於其他更直接、更有殺傷力的傳媒形式,電影其實是很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