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調查是不是更像“整人”,但調查就是調查,既然有頭就要有尾,就要拿出一個結論,不可能稀里煳塗結束。
羅紅新的意思很清楚,調查繼續,希望你能理解。不過調查的是u盤裡的情況,不需要你去辦案地點,甚至不會再有紀檢幹部來問。
早點說完正事,早點跟王燕一起去逛超市。
搞促銷活動,肯定好多人,要是去晚打折的東西就買不到了!
李曉蕾根本不在乎調不調查,更不會在乎紀檢部門會得出什麼結論,苦笑著說:“羅書記,我對調查不是很關心,更不會有哪怕一點擔心,我現在擔心的是基金會。有您和這麼多位縣領導給我‘撐腰’,相信早上的事今後不會發生,不過其它事呢。
誰也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事,打個不吉利的比方,盧惠生書記患上癌症可以道德綁架,硬是把我拉到良莊來替他當這個‘維持會長’。要是我李曉蕾患上癌症,我去哪兒找下一個‘維持會長’?”
“曉蕾董事長,你這麼年輕,不能打這種比方。”
“可我現在壓力確實很大,不僅不知道會不會出事,而且不知道要維持到什麼時候,又能維持到什麼時候!”
這個董事長拼得是人氣,拼得是聲望,不是誰級別高誰就能幹的。
作為老盧指定的“接班人”,相信老盧的良莊人進而對她產生一定信任。她本來就有能力,見過大世面,經過大場面,又贏得幾分信任。她丈夫在良莊跟老盧一樣有名,韓打擊,雖然老百姓沒那麼尊敬但還是很服氣的。
再加上焦漢東等良莊鎮幹部和建工集團、良工集團、良糧集團等良莊幾大企業老闆力頂,她現在的名聲真“值”一億三千萬,換個人來真幹不了這個“山寨銀行”的行長。
她的話有一番道理,總這麼下去不是事,整個一定…時炸彈,早晚要解決。
羅紅新沉思了片刻,緊盯著她姣好的面容問:“曉蕾同志,作為董事長,你有沒有好的思路?”
“國…務…院明令取締,不可能取締99999家只留我們一家,能夠運營到今天真是一個奇蹟。”
李曉蕾從資料夾裡取出一疊委託“智囊團”及“顧問團”研究的資料,一邊分發著一邊侃侃而談:“過去三年,縣裡、鎮裡包括盧惠生書記全在考慮怎麼讓基金會順順利利關門,實踐證明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停止放貸就賺不到利差,也就沒錢支付儲戶的存款利息。
停止吸儲跟停止營業沒什麼兩樣,儲戶會以為基金會是不是出事了,會第一時間來取回存款,會發生我們最擔心的擠兌潮。全面催還貸款,全面回籠資金,不僅很難在短時間內收回來,反而會導致貸款企業虧損乃至破產,會影響到整個良莊的經濟發展。”
“曉蕾董事長,為什麼不併入信用社?”武裝部長知道擠兌很可怕,但不認為這有多難解決。
“併入信用社存在兩個問題,一是信用社的分紅實在不盡人意,股東不答應。八百多個股東,涉及近千家庭,他們不答應不滿意跑營業廳來理論,一樣可能引發擠兌;二是信用社一樣需要準備至少一億資金,用於防止併入之後有可能發生的擠兌。
信用社有這麼多資金麼,沒有!怎麼辦,只能申請中央專項借款。國…務…院和人行同樣有規定,不得把清理農基會的風險轉嫁給信用社或其它銀行。也就是說這筆款要由鎮裡去借,且不說能不能借到這麼多,就算借到一億產生的鉅額利息由誰承擔。”
方峰不懂金融,不過基本上聽明白了,脫口而出道:“拆東牆補西牆,不能停,一停就出亂子。”
“差不多。”
李曉蕾點點頭,意氣風發說:“信用社和國有商業銀行為什麼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他們有執照,沒有被取締的威脅,並且可以同業拆借。我們基金會有儲戶、有貸款客戶,有營業廳、有金庫,經營四年多積攢了許多寶貴經驗。尤其在風險管控上,我們的不良貸款率一直控制在2。8%這個水平,哪個有執照的銀行能跟我們比。
既然關不掉,既然整天提心吊膽,為什麼不去申請執照,為什麼不把基金會變成一家真正的銀行?而且國有商業銀行撤出農村,郵政儲蓄在良莊只吸儲不放貸,信用社雖然放貸但銀根很緊,良莊企業有著很迫切的融資需求。”
“李鬼”要當“李逵”!
“山寨銀行”要申請執照變成真銀行!
羅紅新被搞得啼笑皆非,看看眾人,回頭提醒道:“曉蕾董事長,你這個是想法是好的,基金會各項工作做得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