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巧地說:“姐,您看見了,韓書記開口紀律,閉口紀律,其實是不想幫忙,不給面子。”
她想在報社立足需要人幫忙,雨山發展旅遊同樣需要媒體幫忙。
李曉蕾不樂意了,用筷子敲敲丈夫面前的盤子:“韓博,挑能說的隨便說點唄。姚潔容易麼,為這篇報導跑斷腿。再說採訪是看得起你,別人想上報紙還沒機會呢。”
“真不能說,姚潔,要不這樣,等會兒我去省廳,你跟我一起去,我介紹你認識刑偵總隊郭政委,他那兒有好多素材,並且我們公安尤其刑偵系統有許多事蹟值得宣傳。”
居然不喜歡接受採訪,葛正建暗想這樣的領導可不多。
韓博不願意就鳳儀縣發生的特大詐騙案接受採訪,姚潔並沒非常失望,一個記者需要什麼,需要的是人脈,是源源不斷的新聞線索,是穩定的新聞線索來源!
能認識省廳刑偵總隊政委,這樣的好事去哪兒找?
更何況眼前這位才三十從頭的副處級幹部、公安系統的三級警監本身就是新聞,正在進行的就是採訪,完全可以報導上寫上他非常低調。
姚潔欣喜若狂,一邊小口吃著糕點,一邊好奇地問:“韓書記,我表姐說您總是工作,總是加班,平時很少休息,除了工作就是工作,您還有生活嗎?”
說完之後看看李曉蕾,李曉蕾噗嗤一笑:“這個問題我更想知道,說說吧,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韓博平時真極少跟媒體打交道,竟稀裡糊塗上當了,放下筷子,由衷地說:“許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不止一次地抱怨過:我受夠了無聊的工作,這簡直是浪費生命,我要去尋找真正的生活!
但是真正的生活在那裡?無所事事一味玩樂麼?無所事事時間長了,會讓人心理充滿灰色的、無聊的東西,那可就更說不上快樂。
我認為生活的樂趣,恰恰有很多是從工作中得到的。儘管我們會因此遇到很多煩心、喪氣的事,但是看看工作的成果,即使是很小的成果,你也會得到繼續努力下去的信心,如果碰巧這工作還是有益的,那就成了一種巨大的安慰和快樂。”
第六百二十三章 再返現場
參加工作這麼多年,韓博從未單獨接受過記者採訪。
進入鏡頭的次數不少,每次都是“路人甲”,偶爾會有一兩個特寫,臺詞基本不會有。細想起來只當過一次主角,雨山“嚴打”時,去縣電視臺宣讀過敦促犯罪分子投案自首的聯合公告,可以說沒什麼與媒體打交道的經驗。
跟記者坐在一起,不管你說什麼,哪怕一句也沒說,都是在接受採訪,沒有態度都是一種態度。
李曉蕾與媒體打交道的經驗豐富,早發現姚潔已開啟“採訪模式”,坐在一邊笑而不語,樂觀其成。
韓博不明所以,確切地說心…思全在新陽市正想方設法偵破的“毒氣殺人案”上,根本顧不上這些,想不到這一層。一邊吃飯一邊回答姚潔的問題,看看時間不早了,同三人一起下樓,驅車前往公安廳。
兵分兩路,請葛正建帶李曉蕾去機關宿舍,自己則把姚潔帶到刑偵總隊辦公室。
之所以帶她來,介紹她認識總隊政委,不是看見漂亮姑娘就大獻殷勤,而是作為雨山縣委副書記,有責任有義務為雨山經濟發展添磚加瓦。而雨山想發展旅遊業,又確實需要媒體幫著宣傳。
只是事不遂人意,走進刑偵總隊所在的辦公樓,值得宣傳的事蹟沒看到,居然有幾個群眾在樓裡大吵大鬧。
總隊郭政委好像在接…訪,鬧的這幾位似乎也不是頭一次來。
總隊綜合處的民警同郭政委一起做工作,但效果顯然不太好,來訪群眾情緒激動,吹鬍子瞪眼睛,吐沫星橫飛,雖然聽不懂他們說什麼,意思能猜出來,無非是公安機關沒秉公執法之類的。
苦口婆心,怎麼說怎麼勸都不管用。
郭政委急了,扔下一句“你們的事我管不了,我不管了,想找誰找誰去,想告就去告吧”,板著臉頭也不回走上樓梯。幾個群眾想去追,民警攔住樓梯不許上。
這樣的場景韓博見多了。
在南港工作時就曾集中清理過一批有爭議的涉…訪案件,每次去省廳開會或辦事,不管在江省還是調到貴省,甚至連去公安部機關,都能看見許多上…訪群眾聚集在信…訪接待室門口,有些誇張的甚至打橫幅。
究其原因有很多種,畢竟中國那麼大,一個省也不小,難免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事。
許多人覺得上…訪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