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對時間的感知都不盡相同。
愛因斯坦說:“陪伴心儀的女士,一小時彷彿一秒鐘,而坐在白熱的鍋上,一秒鐘彷彿一小時,這就是相對論。”
關鍵是資訊的傳播與大腦的處理。
小時候,我曾經試著數滴落在屋簷上的雨滴,它會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有助於我計數。
我用中文數數,當到達兩位數的時候,已經跟不上雨點滴落速度了,那委實是一場暴雨。我必須用語言計數,將“十一”或“十二”轉化為相應的資訊資料,記在大腦的臨時儲存區域。
用英文也好不到哪兒去,甚至更加繁瑣。
我用了許許多多的語言,試圖跟上雨滴落下的速度,結果卻屢遭失敗。
放棄語言,用文字計數要好一些,語言是有順序的,而文字是並行輸入的,它比語言更有效率。或者,更妙的是,放棄一切語言或影象,發明一種純粹的資訊,無需轉化,直接被大腦讀取。藉助這樣的方式,我數了整整一夜的雨水,我確信連一滴雨都沒有漏數。
我的大腦跟上了暴風雨滴落屋簷的速度。
當然,有了合適的資訊格式,仍然需要一個聰明的大腦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