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部分

一下,再一個就是談一談世界汽車工業的現況和格局,介紹介紹一些新技術。這就算完成任務。

李凡愚呢,在行業其實就是個半吊子。要是國內其他的車企帶著自家的車型去參展,那得至少也提前兩個月在國內炒火炒熱。不把自己吹的跟前去拯救世界似的,那就算宣傳部門的失職。

可李凡愚去參展的時候,心思單純的跟兩歲半的孩子似的。就是奔著賣賣車,賺賺外匯去的。所以,國內媒體愣是不知道正信攜x…power去底特律參展了。

之前擔心車展賣不出去幾臺車,掉面子。這事兒就連品車網他都沒通知。

所以在國外報道了中華車型首次參展之後,國內媒體才知道終於有自家的品牌走出國門了。但是那時候車展已經進行了一半兒,再派人去時間上已經來不及,就把外媒的新聞當做了主要的訊息渠道。

而讓李凡愚陷入被動的,源自於一篇美國媒體的報道。

該報道煞有其事的編造了李凡愚參與拍攝《汽車百年》百年的紀錄片,承認中華國內汽車行業遭到國有壟斷的事情。而且將他在面對其他記者時的發言,也進行了斷章取義式的曲解。

比如涉及到國內汽車品質的問題,國內行業面貌的問題,國內對環境的方針問題。

本來這些事情,不敏感的李凡愚都客觀回答,過線的避而不談或乾脆閉嘴不答,就這麼煳弄過去的。

可是這家別有用心的媒體仍然抓住某些特定的名詞,藉著李凡愚的名義,對中華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抹黑。

例如這一段;

記者的提問:請問在作為汽車消費大國,中華針對治理尾氣排放方面有哪些舉措。李凡愚的回答:針對不同排量的汽車分層次定稅,提倡公交出行。

到了這則報道上,就變成了“李聲稱中華政府用高昂的徵稅來抑制人民對汽車的需求。”

再例如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