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著,他抬起了手。
將手腕上一款看起來像是手錶,但是又跟市面上所有手錶都不一樣的怪模怪樣的東西摘了下來,放到了投影攝像機前。
待在大螢幕上看清楚了那手錶的模樣,達利爾不屑的說了一句:“不就是一款異型手錶麼,有什麼好稀奇的。”
李凡愚抬起食指,輕輕搖了搖;
“表面上,它是一款手錶。”
“但實際上……它代表了這個世界上最嚴謹,最精密的機械加工工藝!”
“與干將採用一樣的加工裝置,一樣的工藝,生產出來的手錶!”
此話一出,受邀前來的鐘表設計師們盡皆驚訝。
深諳鐘錶設計製造的眾人,心裡都給李凡愚冠上了一個“吹牛逼不上稅”的標籤。
笑話!
手錶,可以說是最精密的可量產機械,怎麼可能用汽車的生產裝置做出來?
這牛皮……吹得大啦!
就連站在周輕語身邊的根塔都不禁搖了搖頭,“輕語,這就是你要介紹給我的有趣朋友?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很不好,因為他侮辱了我一聲摯愛的事業!”
雖然隨著發展,手錶的形勢越來越多樣。但是被行業內人士共同認可的,最好的表仍然是機械手錶。
從百多年前一直到到現如今,雖然外觀越來越花哨多樣,各種金錶鑽表以其昂貴的價格讓人們津津樂道。
但是高超的製表技藝和無懈可擊的工藝,一直是這個行業百多年來不變的核心。
將一百多二百多,甚至是更多的零件,整合在一個帆遠不過兩寸許的外殼之內,使其依靠發條連續工作三十六個小時以上,每天的誤差範圍控制到30秒,20秒,10秒,甚至是五秒之內。
無疑是代表了人類手工機械製造領域的一個極端,在這個行業內,精密可以說是印刻在行業精神最頂峰的一條要素。
這種精密,別說是汽車。就連航天航空工業在鐘錶設計師和工藝師眼裡,都是小兒科。
可以說這個行業,是將“最精密的機器是人類的雙手”這種概念發揮到極致的。
這樣的行業,也足以讓參與到其中的人深感自豪與驕傲。
也正是因為這樣,在李凡愚說出來他手腕上摘下來的手錶,是用製造跑車的工藝製造出來的時候,眾人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