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時代,已經悄悄的更迭。
國際上幾次的區域性戰爭已經宣告了軍備時代已經到來,除了軍人必須有過硬的素質之外,裝備也是致勝的決定性因素。
所以,就像是跋山涉水必須要有一雙好鞋一樣。戰場上的步兵,也同樣需要一款好車。
這款車,也許在平時看起來太過龐大,也許平時用起來油耗太高、但是,就像那句首長們常說的話一樣,“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它必須可以保證,在極限的時刻,在士兵們最需要它的時候,能頂上去,能扛起來!
就如同現在!
二十五公里坑坑窪窪的路程,期間遭遇一波武裝分子的阻擋,總耗時十四分鐘!
這就是騎士十五在不是戰場,卻勝似戰場的查爾富爾地區交出的答卷。
一張幾乎可以打滿分的答卷。
高強度的穿插已經讓這輛騎士十五的白色塗裝不再鮮亮,此刻它的車身之上掛滿了灰塵。兩度撞擊也讓它的車頭掛上了些許擦痕,甚至在碎裂的車燈上,還沾染著片片血漿。
但是它依然咆哮著,毫不猶豫的穿過了通往營地的最後的一道障礙兩臺由簡韋嘉德武裝分子橫在營地之前的皮卡。
早已接到了大福報告,伍班副等人已經將急救用的裝置準備完畢。營地內的醫療人員顧不得危險,還沒等車子停穩便立刻湧上前去,將孩子們抱了下來展開救治。
而此時,距離扎拉加瓦村最近的蘇丹政府軍也趕到。
簡韋嘉德武裝分子見勢不妙,稀稀落落的放了幾槍後便落荒而逃。
很明顯,這些人就是欺軟怕硬的主兒。維和部隊出於紀律,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不能主動出擊。但那些士兵素質遠遠不及維和戰士的政府軍,可不管這一套。
鬼怕惡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正當營地中中石油的工作人員長舒了一口氣的時候,張大福和郝帥等人已經焦急的聚到了營地中的某處帳篷之外。
那裡面,有兩個生死未知的孩子正在接受醫治。
一個多小時之後,帳篷的門簾才被掀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