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遵循了薛耀國的發展路線,康童成在廣旗的具體發展上,也遵循了“穩”這一基調。
可以說,廣旗在還沒過去的一年之內,沒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但是,同樣也沒有什麼做的突出的地方。
這個跟自己的集團一起走在自主道路上的企業,似乎跟正信走量兩個截然相反的道路。
一個是拼命浪,拼命進取,對市場採取了最猛烈的進攻姿態。一個是全線防守,伺機發展,採取了防守反擊的策略。
這樣的發展節奏,其實是廣旗發展之中的必然。因為跟正信不一樣,廣旗的體制在那裡放著,如果像正信一樣的粗放發展,肯定內部要滋生出各種亂象。
事實上,正信現在在李凡愚領導下的發展本身就是病態的。那是不顧一切的壯大,根本不理會自己在發展中自身存在的問題。但是過於快速的發展,卻能很大程度上彌補這些問題,將這些問題用超高的利潤和投資回報率抹平。
當然,這裡邊也有正信集團是李凡愚擁有處員工身股之外的絕大部分股份,和以安寧為首的集團領導層拼命彌補的功勞。
但是這個,卻是一個國企所無法容忍的。
很多國營企業,都是在過分孟浪的發展中,滋生出了**和禍亂的根源。
作為集團的領導者,康童成的策略沒有錯誤。
但是對於一個資產幾百億的大集團,這樣的遲緩的發展方針卻限制了他們崛起的速度。
市場嗅覺遲緩,研發遲緩,經營策略實施遲緩……
可以說廣旗集團彷彿是一個擁有巨力,但是卻行動遲緩的巨人一般、在卡機似的遲緩中,總是捉不住最肥碩的那個獵物!
這樣的體制制約在李凡愚看來,完全沒有辦法根治其病症。
要是真的想讓廣旗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短時間內讓其經營擺脫困境。除非將所有遲緩的環節全部去掉,發揮其獨有的政策和規模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