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出貨,貨站之前準備的車隊全都放了空。這些貨車大多數都是外地僱來的,本地的極少。現在見貨站沒有應聲,而且有了讓他們撤走的意思,怎能答應?
要知道,年前年後這一段時間,可都是肥活兒。現在這些貨站不用他們了,再去找僱主,一來一去損失可就大了。
物流園區的老闆們此時已經是滿頭大汗,啞巴吃黃連說的就是現在的他們。
要說損失,貨站的損失才真的是大。為了應付年末的高峰,花高價僱了大量的短工和車隊,但是現在出貨量太低,所有之前的精心準備,放到現在都成了負擔。
看著群情洶湧,凶神惡煞的貨車司機們,他們哭的心。。。。。。都有了!
共和果業。
老闆曹文軒就像是的了強迫症一般,一遍一遍的給各個門店打著電話。
“喂?!是北二路店嗎?現在你們的情況怎麼樣?顧客見沒見多?還沒有?銷售還不如昨天?”
“不如昨天是賣了多少啊?”
“啥?!從開門到現在才賣了兩千塊錢?姥姥!你們幹什麼吃的!”
“活動力度給我加大!給我加大啊!你們店裡馬上給我組織人,到大街上發傳單!給我引流引流啊!”
曹文軒一面對著電話怒吼著,一面想著自己在去年新建的那座大冷庫。想到裡面一千多萬,大部分保質期只有十天的果蔬,心裡就如同外面零下十八度的氣溫一般,透心涼!
。。。。。。
第1418章:無正信,不天城!
任何一個城市的消費結構,都是有定式的。普遍上來說,都呈現出一個金字塔的形狀;
金字塔的最上層,是這個城市之中收入最高,消費獲利最大的人群。
就是這些支柱性消費群體的生活所需,帶動了一大批服務商和零售商。這一部分個體或上架,構成了金字塔的中間階段。
處於金字塔底層的,則是許許多多沒有技術,或技術含量較低的,收入也較低的消費人群。
以天城為例。
處於金字塔尖兒的那一批人裡,絕大多數,是在正信集團或產業園區供職的員工,以及他們的家屬。這是創造了經濟活力最主要的一批因子。
這一批人的突然消失,讓整個天城的消費結構,陡然崩塌。頂層消費人群的突然消失,讓處於金字塔中層的服務商和經銷商利益利益大量蒸發,而這一部分人財富的蒸發,生意轉冷,直接影響到了靠這些人吃飯的底層工作者。
這個道理,簡單來說就像是賣雞蛋一樣。你每天買我的雞蛋,我就要養雞下蛋,養雞就要產生雞糞,我就需要僱他來收雞糞。
忽然有一天,你不要雞蛋了。那麼我的雞蛋賣不出去,收雞糞的他也就自然失業了。
而在天城,處於金字塔消費底層的人,基本上是那些周邊鄉鎮或縣城的務工人員。這些人,在小年過後,就已經開啟了返鄉模式。
現在的天城,幾乎就只剩下了金字塔中層的各家商戶在死挺,還在為彼此自娛自樂似的創造著微薄的效益。
一天,兩天,三天。。。。。
連續五天!
沒有正信和汽車產業中心存在的天城,遭遇了一次名為“消費倒車”的寒潮!
要知道,這一次去南方度年假的幾十萬人,可不光是人走了那麼簡單。豐年過節的消費,以及這些人吸引來的親朋好友,以及他們在消費過程中所創造的二次價值,實在是難以估量!
共和果業的各家門店,在連續五天營業收入呈現出“斯圖卡式俯衝下跌”後,大量的庫存變質。
每天晚上,果業的大庫都有數億噸的,高價從全國各地進來,但是現在已經腐爛變質的精品果蔬,被剷車剷出來。在老總曹文軒死媽一般的表情之中,裝車傾瀉到附近的垃圾站。
而類似共和果業這樣的情況,絕對不是個例。
幾乎天城所有的大型綜超,水果和蔬菜和日常消費品都嚴重積壓。在一邊瘋狂減價處理的狀態下,仍然止不住腐爛變質,最後被工人收拾破爛一樣的處理掉。
每天晚上下班的時候,恆星商都之內的各家商戶也都是一片愁雲慘淡。
過剩的庫存以及遠遠不及預期的銷售量,讓年終大促還未結束,許許多多的上架就提前打出了季末清倉的活動海報。
從八折到六折,從六折再到五折。幾乎所有的商戶,都已經完完全全的忘掉了自己在一個星期之前“這個黃金期我要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