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羅士信將軍押運補給,等得到大將軍中伏陣亡的訊息之後,已經晚了。我們哥幾個都是大將軍從刀山箭海里救出來,早就沒家了,將軍待我們如子侄一般,可將軍蒙難之時,我們竟然不在他的身邊,嗚……”
說到傷心處,這個七尺高的漢子竟然像個小孩子似的哭了起來,害得張楊氏、小婉、張陵也眼圈發紅,虎頭他們幾個還小,雖然不太明白,也知道氣氛的沉重,目光不停地在幾個大人的身上逡巡,如果不是小婉將他們攏在身邊安撫,可能嚇也嚇哭了。
“張忠,瓦罐不離井口破,將軍難免陣上亡,兵戰兇危,在所難免,亡夫求仁得仁,九泉之下也不會怪罪你的。”張楊氏安慰道。
小婉卻聽得仔細,問道:“除你之外還有其他人嗎?”
張忠應道:“是,當日小的一共七人,同時蒙大將軍收為親兵,蒙大將軍恩准賜姓,分別以忠、孝、仁、義、禮、智、信為名。將軍陣亡之後,我們欲投奔夫人,怎奈不可您居在何處,只好流落在山陽縣打聽訊息,不曾想今日恰好遇見。”
第一卷 亂世 第二十七節 流民營
(諸位書友大大既然走過,那就順便來點動力,收藏/推薦都不嫌棄,青柳正在調整時間,馬上就可以進入雙更,加油!!)
“哦,另外六人在哪裡?”張楊氏聽說還有人,便問道。
“他們就在門外,未奉命,不敢擅入。”張忠回答道。
張楊氏聽了,微微笑道:“妾身不過是一村婦而已,豈敢讓諸位壯士在外久等,快請進來。”
張忠見張楊氏並無排斥之意,臉上頓現喜色,向外招呼道,“張孝,夫人讓你們進來呢!”
門外呼啦一下又進來六條大漢,上前給張楊氏見禮。因為名份還未定下來,張楊氏只是側身受了半禮,“諸位壯士請起來說話。”
等他們起來之後,張楊氏又問了當年在軍中的一些情況,又是一陣眼淚,連旁邊的鄭天福也是一陣唏噓。
“諸位壯士,今後可有什麼打算?”張楊氏收淚問道。
張忠等人相互看了一眼,道:“夫人,我等六人自小孤苦,流落軍營之後,大將軍待我們如子侄一般,我等願入張家為僕,以報將軍大恩。”
“使不得!”
張楊氏堅決不允,可張忠等人跪在地上就是不起來了,最後還是鄭天福相勸,採取了一個折中的方式——僱用,至於工錢多少,那就是商量的事情,而小婉考慮到家裡盡是婦幼,容易受欺,便也勸張楊氏同意,於是張家第一批僕人便誕生了。
既然已經是張家的僕人,小婉便開始吩咐他們上工,張忠陪她下去去流民營走一趟,張孝他們負責將那些灰糖運到鋪子裡——這一次連值夜的人都不用僱請了。
等張孝他們出去後,張楊氏輕聲和小婉商量,“小婉,還需要去流民營嗎?”
“娘,以後煤礦開業,店面開張,肯定需要不少人手,我還是去看看吧。”小婉覺得機會難得,雖然這個時候有些趁人之危,卻也顧不得了。
流民營,其實就是現在的難民營,相比於江南地區,關中就安定多了,李唐在鞏固自己大本營的同時,逐步向外蠶食。
大量的難民湧入關中,為了避免他們影響關中的穩定,朝廷向各州縣下撥了一部分米糧之類的物資,要求當地官吏將流民約束住,不要讓他們到處流竄。關中可耕土地大多已經落入世家閥門手中,因此沒辦法鼓勵流民們開荒,但進行倒是不反對這些流民與世家豪門簽下身籤,賣身為僕——這樣更有利於流民的安置。
山陽縣的流民營在城外,這一方面是從安全形度考慮,另一方面就是為了防止發生時疫。
“這裡就是流民營?”
小婉站在一個草草紮起來的大門前,猶豫著是不是要邁腿進去,眼前的情景讓她覺得有些吃驚。雖然她知道流民營的境況不會很好,但看到那個一碰似乎就要倒下的大門和營地在那些低矮的,如同雞窩一般的草房時,還是讓她感到意外。
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流民,四處亂丟的垃圾,汙水橫流的地面,幸好現在是冬天,沒有太重的異味,如果是其它季節,這裡肯定是臭氣熏天,說不準就會爆發瘟疫。
旁邊陪同的店夥和張忠臉上毫無異色,顯然是已經看過這種場面,小婉微皺了一下眉頭,大步向裡面走去。
“哎,站住,這裡面是隨便來的地方嗎?”幾名在外面守衛計程車兵將她們攔住。
“軍爺,是這麼回事……”店夥上前跟那個為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