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他和白雪公主一同殺人歸來!
第二六八章 【錯怪】
2021年,11月13日。
包十一新書《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出版發行,之前一直好奇期待這個白雪公主殺人故事的網友粉絲紛紛都跑到各大書店排隊去買這部一年之後的迴歸之作。
一年的時間,包十一這位文學界的良心再次發表作品,而且新書的熱度如此之高,又是關於網路暴力這樣敏感的話題,自然更是話題非常火熱。
作為一直以來高產聞名,悲劇知名的包十一消失一年以後,早就讓網友飢渴難耐,那顆受虐的心已經在躍躍欲試,更別說作家孔芝又說這個《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不同於包十一以前的作品,故事的最後保留了一絲善意,感動哭了。
這樣的結局,真的讓很多網友粉絲表示懷疑。
怎麼可能!
包十一根本就是一個死男主,死女主的悲劇大師。
要知道包十一作品的標籤就是黑暗系,致鬱系!
這部《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單單聽小說的名字,而且又是關於殺人不見血的網路暴力,一定會是一個黑暗血腥的故事,怎麼可能會有溫暖善意的結局。
就在這樣的懷疑中,網友粉絲看了包十一這部的《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然後一直看到故事的結局。
……
並不能說完全出乎讀者粉絲的意外,但是就像孔芝說的這裡面和包十一最後的結局相比有很大的不一樣,最後點燃的燭光真的彷彿照亮了整個世界。
一起兇殘的殺人事件,風華絕代的白雪公主慘死,在精心設計下矛頭直指暗淡無光的灰姑娘,一切都那麼合理,完全符合人們聽過無數次的那些故事。
於是
聲討吧!人肉吧!審判吧!狂歡吧!
誰管白雪公主是否真心純白無瑕,誰又管灰姑娘是否灰面含霜,只要盡興,只要嗨爆。
……
真的就是這樣一個網路狂歡下的殺人事件,故事剛開始的各種講述都將嫌疑指向女主角林美,但是讀者們都知道,罪犯另有其人。懸疑推理小說不會如此直白地告訴結果,所以讀者需要等待,答案將在何時揭曉。
就在故事這不急不緩的情節裡,下了太多小伏筆,告訴讀者,罪犯另有其人。但是在這裡面歪曲事實的報道和網路輿論才是把所謂的犯罪嫌疑人林美逼得自殺的真兇。
電視媒體透過剪輯和採訪片段,在沒有真憑實據的情況下,將懷疑的手指向林美。網路暴力更是將嫌疑人人肉出來,連多年前的同學都指出,她似乎從小就是如此陰暗而記仇的一個人。可實際上,她嘴上說不原諒那個把抹布丟在她頭上的少年,只不過是少女為了吸引心儀物件的一個小伎倆。
新聞報道可以將罪犯描述成英雄,也可以將英雄描述成罪犯。而網民的狂歡,不過是對熱點話題的一個追捧。這個時候,跟風似乎才是正確的,邏輯,理智,都退到了一邊。當大家覺得林美是罪犯時,“好殘忍”、“判死刑都不為過”等等喧囂的呼聲,和真相大白後,稀疏的“林美好可憐”、“媒體該道歉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尤其是在這裡面,林美的父母都不相信她的時候,這才是真正來自全世界的惡意。
但即便是這樣,有一個人還是相信林美。
林美的大學室友給電視臺寫信,抗議節目在沒有論據的時候無端懷疑林美。她是一個善良的女孩,如果輿論繼續將林美作為罪犯指責,林美最終肯定會躲在一個地方自殺的,懇請媒體儘快把她找出來。
最終林美果然淚流滿面地準備用繩索了結自己的生命。
林美兒時的好友小溪說,當時年少的自己被欺負時,是林美陪伴著自己,給自己鼓舞。
“當全世界都與你為敵時,還有我支援你。”
林美無數次在黑夜點亮燭光,隔空告訴小溪,你不是一個人。
現在故事的結局是,當真相大白後,疲倦的林美回到家裡,小溪隔空默默點亮燭光。
……
就是這樣的故事,看似簡單卻又黑暗的故事,在網路狂歡的轟炸下,林美被逼的自殺,如此的黑暗和絕望,最後那點燃的燭光真的讓讀者粉絲紛紛被感動哭了。
如果說前面是發自內心的寒意和恐懼,那麼後面則是最溫暖的治癒。
讀者網友紛紛被這個故事打動,因為這個故事真的太真實了,真實的可怕。網路時代的崛起,滋生出一個戰鬥力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