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相同口味的小眾觀眾都集中到了他那裡,像我們這樣的大院線在一個城市擁有好幾家影院,人數一旦平攤下來,上座率也就低了。不光是我們寶科,其他院線也不可能和桃源去競爭。”
“為什麼?”老金的經驗其實還是很足的,話剛說完,自己立刻就反應過來。
殺頭的買賣有人做,賠本的生意沒人做,畢竟小眾電影的蛋糕很小,只夠滿足桃源一家。
大院線加入,費了老大的力氣,就算把桃源的生意都搶了,分攤下來,能賺幾個錢?
賺不到錢,還得罪人,這不典型的損人損己嘛。
還不如繼續放大片,甚至爛片。
蘇銘最初對影院的定位,現在完全顯露出了優勢,在最弱小的時候,保護了自己,在壯大起來之後,又杜絕了圈內大鱷來搶食的危險。
相反,這些大鱷還都有一定的必要和桃源搞好關係,至少是沒有理由交惡。
“至於說結交嘛……”
錢總笑了笑:“桃源集團還過得去,可桃源影院現在畢竟還太弱小了,我們不妨推波助瀾,讓它更壯大一些。到時候,即能成為真正有力的盟友,人家蘇總還領我這個人情。”(未完待續。)
第七百五十八章 全國連鎖?
不知道為什麼,網上漸漸有這麼一種說法:每個城市,都應該有一到兩個‘藝術影院’,當然不是完全放藝術片,而是像桃源影院這樣,為一些有深度好看,但是屬於小眾片的新片,安排比較充足的排片率,同時提供重溫經典的機會。
這樣的影院不需要太多,一個城市一兩個就行,百花齊放,大院線保證新片大片,藝術影院服務於相對小眾和經典,讓想看小眾片的觀眾,也可以找到一個安靜觀影的地方。
簡單地說,成立全國連鎖的藝術院線!
是院線,而不是單獨的影院,而且是全國每個城市都有的連鎖店!
這個言論一出來,立刻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援。
民間觀眾自然不必說,肯定是支援的。所謂的藝術院線,即可以看老片,又能重溫經典,而且每次上映小眾片的時候,眾多大院線利益驅使,小眾片的排片率都低得嚇人,一部分想要看的觀眾往往抽出時間來,或者得知喜歡的電影已經上映了,準備去買票看的時候,才發現居然已經下映了。
所謂的藝術影院並不止放藝術片,這麼叫是為了和純利潤導向的大院線分開,由於最大程度淡化了利潤要求,必然會給小眾片留下充足的上映時間和檔期。
並不是所有的小眾片,不被看好的電影,最後都可以獲得大聖歸來般的翻身奇蹟的,絕大多數由於院線的排片少上映時間短,最終都會無聲無息的湮沒。
就比如這次上映的師父,兩個影帝兩個影后,在國際上拿過獎,全國總票房只有六千多萬,同檔期另外一部超過兩個億的青春懷舊片,評分只有3。4分,票房卻1。8個億。
乍一看,好像是爛片比好片更有市場,但仔細分析排片和上映時間,就會發現在全國範圍內,後者是前者的六倍有餘。
上映總量六倍,票房只有三倍不到。
並非小眾片一定沒有市場,而是大院線不給觀眾選擇的機會,壓縮了小眾片的市場。
而且藝術影院便宜啊!大院線隨便一場電影就要七八十上百,團購也要三五十,而桃源影院,最貴的也就三十出頭。
孰優孰劣一目瞭然,特別是對於一個月只有幾百塊錢生活費的學生黨而言,能便宜幾十塊錢,兩個人就能便宜接近一百,絕不是一筆小數字,省下一百塊錢,就能夠一對學生小情侶不錯的吃上一頓。
支援的不僅是普通觀眾,業內的呼聲居然也非常高。
一部分的業內支援力量,是各大學院和影視圈裡的名人、專家,尤其是後者。
國內呼籲辦藝術院線,放小眾電影,親民票價重溫經典的呼聲不是一天兩天了,不是所有人都被國內電影市場的泡沫迷住了眼睛,有識之士不在少數。然而指望大院線是戳破這個泡沫是不可能的,他們本身就是泡沫的製造者和獲利者,只能寄希望於出現‘良心商家’或者政府牽頭,少量的設定一些藝術院線,確保小眾片有生存之地。
這次陽川市桃源影院的橫空出世,恰如其實。
另外一部分呼籲的力量,主要是院線。
乍一看,讓人大跌眼鏡。都說同行相輕,同行相殺,不管什麼行業,只要有了一點成績,同行業裡肯定有人會跳出來冷言冷語說三道四,譏諷都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