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井有條,而家務卻總是按下葫蘆浮起瓢,也許是武運昌在家裡卸掉了偽裝,變得更真實了;而生活裡,真實就容易出亂子。
吳茂林知道爺爺表面上跟這個祖輩對門的武運昌,嘻嘻哈哈;實際上他們是明對暗不對。沒有權勢的吳先生骨子裡就看不起武運昌的作為。所以在一般的村務處理中,比如劃莊宅、收公糧、計劃生育等,武運昌總是讓吳先生幾分。他不敢激怒吳老先生這頭睡獅!在村裡,吳先生也是熟讀史書之人,為庇廕翅下的兒孫,他剋制著自己的正義感,慢慢習慣了明哲保身的一套。吳先生的心理素質不適合做官,但是他深深懂得,這個世道誰做了官都是一樣的。正義伸張,邪惡被打壓,總是出在奸佞怕散戲的舞臺上,而現實中各個角色都是形色匆匆地生活在路上,經歷著苦難的過程。所以先生人生觀念的終極是:除非世道翻個個,太陽從西邊出來,才有可能真正地弘揚真善美;只要太陽照常從東方升起,邪惡無恥就不會絕跡!如能把歷史翻箱倒櫃一遍,一幕幕何其相似?
對村裡風言風語的傳說:吳先生跟武運昌的寡嫂,也就是武靜茹的奶奶的情感糾葛,吳茂林是很少聽到的。但是對於村裡的高官武運昌來說,這流言蜚語讓他心裡吃了蒼蠅一樣不是滋味。所以武運昌對吳先生的感覺是複雜的,一方面是吳先生對他的權勢骨子裡不低頭;另一方面他覺得他沒有能力保護好自己的寡嫂,讓自己的親哥到陰曹還戴著綠帽子。所以,當武運昌幾年前又聽老婆嘮叨,大哥的孫女又給吳先生的孫子吳茂林有相好意向的時候,武運昌就發動了全家族的力量,並且耍了一些手腕,阻止他40多歲的侄子,如果他這個侄子管不住自己的閨女,武家就要開除他的族籍,從族譜裡把他踢出去。
武運昌跟爺爺一生的瓜葛,吳茂林只是一知半解;對於自己青梅如何被竹馬馱去,吳茂林更是不知道。所以吳茂林今天看到比自己長兩輩兒的武運昌,還是主動上前,掏出香菸,本來他是也要掏出一根遞上的,後來他猶豫了一下把整包煙塞進了自己俯視下的武運昌的上衣兜裡,因為他比武運昌整整高出了一頭,在塞煙的剎那間,吳茂林覺得武靜茹的影子在眼前晃動了一下。吳茂林恭敬地說:“武二爺,您老要出門呀!”
“哦!是小林呀!啥時候回來的?這次回來還去部隊不?咱村裡需要你這樣的小夥子呀!回來為咱村做貢獻吧!別把才華浪費在了外面。樹高千丈葉落歸根,還是家鄉好哇!”
武運昌這連珠炮的話語,聽起來也是很實在。倒是說的吳茂林不知道如何對答,儼然自己真的就是村裡不可多得的人才了。吳茂林立正著,目送武運昌跨上腳踏車遠去,武運昌那敦厚的身材由於腿短,腳每蹬一下腳踏車,屁股都要隨著腳的力度扭動一下,樣子有些滑稽。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一章14 見老廟爺
剛吃過早飯,大街上行走著著大都是腳步匆匆的外出的男人。這個時候村裡的女人們都在家裡刷鍋刷碗,拾掇晚上睡覺蹬亂了的床被;特愛乾淨的女人打掃了屋裡,還要打掃院落,然後把街門外面的大街上打掃一下;所以只要從某某門前經過,那個家裡女人勤快與懶惰,便看得一清二楚。北方農村男人大都爺們架子十足,吃了飯,飯碗擱下,撂下筷子,有事兒幹事去;沒事兒的用火柴把子刺著牙縫裡的飯垢,悠閒自得;好動的男人是撂下筷子就朝街裡熱鬧處奔;村裡幹家務活兒的幾個爺們,常被快嘴的人們口無遮攔的挖苦取樂。
吳茂林幾乎是每遇到一個男人都要遞上一支菸,打個招呼。快走到老妖代銷點的時候,一個脊樑和雙腿佝僂得呈45度角的老頭,扭頭沙啞著嗓子說:“是吳先生孫子小林不?”由於身軀小又佝僂著腰身,吳茂林沒有注意,他扭頭一看原來是村裡的“老廟頭兒”。
吳茂林返身走到老人跟前,和藹地說:“老廟爺呀!您這是要去哪?”
老人吃力地抬頭,說道:“關爺廟上壞了兩個瓦,俺要去換上。要不快到冬天啦,漏風,凍著了關老爺!”
“神也怕冷呀?”吳茂林故意逗老人。
“咦!你這孩子,神也是人嘛!”
吳茂林從兜裡掏出一盒煙,要塞進老人的兜裡,但是老人身體過於佝僂,於是他就圪蹴下身子,把煙塞進老人的兜裡說:“老廟爺,你孝敬神仙,俺孝敬您老!”
“這孩子,給你爺爺吳先生一樣心眼兒好!你還往部隊上走不走?”老廟爺把手裡的幾片瓦,放下要坐。
茂林知道老廟爺這也坐下,又要給他講各路神仙的故事。小時候經常是這樣,但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