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像是用古紙去冒充名人字畫一樣,絕對不能以材質定真假。
一旦是造假,就算那材質是真的古貨,可上面蘊含的文化藝術結晶就是贗品了,也肯定不會有【文氣】,畢竟【文氣】是來自古玩裡的文化藝術結晶。
當然,這也不是說現代人的文化藝術全是子虛烏有,而是黃皮書給的提示顯示只能吸納古玩內的【文氣】,無法直接吸收現代事物,周明落不清楚原因,可更是無力改變什麼。
所以要選真正的古玩,他當然要選自己最擅長的方面去做,這需要嚴格的專業知識。
而他最擅長的方面就是瓷器,因為方叔同最擅長的就是瓷器鑑定。
思索之後,周明落才繼續前行,沿途路過其他傢俱、字畫之類的古玩攤位方面,他都是走馬觀花,即便看到有材質陳舊的古玩也不會有什麼心動。
只有到一些擺放瓷器的攤位前時,他的行走速度才會緩慢下來。
或多逗留一兩分鐘,或幾十秒走人,一個個攤子逐一晃過,這裡面不管是哪類事物都營造的頗有賣相,很容易以假亂真,若是水平一般的人進來,估計很快就會迷失進去,但對周明落來說卻不是問題,雖然現代的古玩收藏行當有很多都是以舊仿舊,但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個字畫真品,埋在99張贗品裡,裡面能有幾個是用舊紙偽造的贗品?那更多的絕對是新紙,畢竟舊紙雖然可以找到,但絕對不可能量產。
能用舊紙去偽造的絕對是都是贗品中的精品,這樣的贗品99個假貨裡能有三四張就不錯了,更多的贗品還是利用各種現代手段去營造出表面的陳舊和古色,內在還是新的材質。
所以普通人想要在100張猛一看去一摸一樣的字畫裡尋找出真跡,絕對要耗費極為可怕的心力,那是百裡挑一。
但對周明落來說,只要一眼掃過就能排除所有新造的贗品,只需要把目標鎖定在三四個目標裡就行。雖然剩下的這些依舊要靠他自己去辨別,但那也足夠便利了。
很快,當幾分鐘過去,周明落就匆匆走過了五分之一的街道,這一路走來他雖然路過幾個瓷器攤位,可讓他鬱悶的是這些瓷器攤位連造假都不捨得下本,所用瓷器瓷土幾乎全是新土。
那裡面連高檔假貨都沒有。
幾分鐘後,當再次抵達一個新的瓷器攤位上時,他才驀地眼前一亮,視線就落在了一個二十多公分大小的瓷盤上。
盤子很漂亮,底盤就有十多共分的直徑,造型靈秀端莊、優美飄逸、厚薄適中。
不過這些並不是讓周明落動容的因由,此刻在他注視下那瓷盤的一切一樣是猶如玻璃一樣透明。從外表看整個盤子銜接的天衣無縫,似足了一個完美的瓷盤,問題是透過表面去看,底盤和外圍的瓷器內部構造明顯不同。
這瓷盤的底部連內在都是泛沉的舊土,可除了底部之外的其他部分卻是新的瓷土,兩種顏色截然不同。
而那瓷盤舊土部分,是一個長寬大致相等的方形器物,周明落一眼就斷定這盤子是假貨,除了那個方形底盤之外,其他部分還全是新瓷器銜接上去的。
但那截由舊土煅燒的底盤中心,卻應該是真正流傳下來的瓷器了,存世了許久。
不過就算如此,這還是引起了周明落的興趣,這是他在施展【覓文符】後發現的第一個有些年頭的瓷器。
緩緩蹲下身子,他才拿起那個磁碟觀看起來。
這種觀看只是對準那個方形底盤,在默默注視下,底盤的大致圖形就被周明落看了個一清二楚,若只從這底盤看上面的圖形並不完整,就像是一張完整的圖畫被人撕開,不管是哪一截拿在手中都不完整。
圖案不完整?
周明落心下頓時大失所望,就算這底盤存世有些年頭了,可也應該是殘器,怪不得會被人用新的瓷器補充連線起來湊成一個瓷盤了。
殘器就算是真的古玩,價值也有限的很。
不過周明落並沒有立刻放下盤子,而是又認真觀看起來,整個盤子著色力強、髮色鮮豔、呈色穩定……
種種特徵讓他心下驀地一動,這應該是青花瓷。
而整個底盤更是胎體輕巧、紋飾纖細、釉面無橘皮紋,帶有一絲明顯的元代遺風,更是做工極為精細。青花瓷,帶有元青花遺風,那八成就是明青花了。
明初時分國內所造瓷器正是元風盛行時,畢竟那個時候大明才剛從元朝手中搶來天下。直到明宣德年間青花瓷才徹底擺脫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