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4部分

後一步,站到了空地上。

打拳?

臺上臺下絕大多數人都一陣納悶,不明所以。

張萬生深吸一口氣,開啟架勢,打了起來。

他一招一式簡潔而緩慢,舉手投足間帶著無名的氣勢,引動著周圍空氣一起開始旋轉、流動。

隱約的風聲響了起來,越來越疾,越來越快。

漸漸的,圜丘壇上響起了一陣疾烈之聲,彷彿千軍萬馬迎面而來!

張萬生打到一半,慕影眼睛一亮,急急吩咐道:“分個鏡頭出來,對準剛才的帛書!”

董楓中途就已經開始親自操作攝像機,不需要慕影說更多,他已經心領神會,攝像臂移動,指向了某一部分的帛書。

這正是之前張萬生格外關注的那份工筆彩繪,上面畫了四十四個小人,有男有女,有老老少,每一個人都在做出不同的動作。

這份彩繪同樣有很多部分破損,有些圖形甚至缺失了一部分,是蘇進後面修補上去的。

如今,彩繪上的人物彷彿和張萬生重疊了。透過大螢幕,任何人都能清楚明白地看出來,張萬生的動作跟彩繪上的人物一模一樣,也完美還原了蘇進後面修補的那一些。

這是一整套/動作,非常連貫。如今張萬生連貫地打出來,中間沒有半點阻滯。於是周圍的人也都能輕易地看出來,蘇進的修補絲毫無誤,與原本的圖形渾然一體!

四十四個動作,從頭打到尾也不過五分鐘。

張萬生一舉一動慎重卻又自如,帶著一種遊刃有餘的大家風範。

圜丘壇上的氣流被他攪動,空中彷彿有氣浪鼓動,帶動著周圍人的衣服與頭髮也一起飛舞了起來。

明清時期的祭天之壇上,這位老人比劃著兩千多年前的動作,氣韻悠長。

壇上壇下無數人眯起了眼睛,心中突然有了莫明的感受。

他們彷彿看見畫面上那四十四個人同時動作了起來,跟在張萬生背後,一起起舞。

此時,整個天地都為之驚動!

第四十四個動作打完,張萬生收勢立定,臉上容光煥發。

他朗聲道:“先秦導引圖,為五禽戲之前身。”他轉身看向蘇進,道,“我教你那套戰五禽,便是在這套導引圖上變化而來!”

蘇進臉色微動,似乎有些恍然。

導引圖以道家為根基,導是“導氣會和”,引是“引體會柔”,是呼吸運動與軀體運動相結合的一種醫療體育方法,也是五禽戲的前身,這一點他早在上個世界就知道了。但他一直沒把它和戰五禽聯絡起來想,即使在修復過程中也沒有。現在被張萬生一言點醒,他恍然大悟。

難怪在修復這份帛書的過程中,他感覺格外流暢,還有了一些莫明的觸動,原來就是因為這個!

雖然具體動作有了極大的變化,但是其中運氣流動的方式的確是一脈相承的,蘇進在修復的時候雖然沒有明顯把它們聯絡在一起,但的確有隱約感受到。

他這一次修復帛書從頭到尾歷時七個多小時,但感覺遠沒有想象中疲勞。難道這跟導引圖也有關係?

蘇進正若有所思,周圍已經是一片譁然。

如果說那些專家教授的判斷還有可能出現失誤的話,張萬生這套實際打出來的導引圖就太能說明問題了。

這四十個動作都是獨立存在,中間銜接部分全部由張萬生自行演化完成。然而眾人皆知,如果動作本身失誤變形,中間的銜接肯定也會跟著出現問題,從而帶動整套導引動作無法繼續。

但整整五分鐘,張萬生的演示從頭到尾渾然天成,這充分表示,這套導引圖,蘇進修復得毫無問題,沒有半點差錯!

導引圖沒有問題,其他的文字也有專家教授們做保,而他修復的過程與操作細節,更是有五位九段與無數修復師親眼見證的……

蘇進的這次奪段從過程到結果,都達到了極高的境界,完勝五位長老!

張萬生環視四周,問道:“還有人想要提出質疑嗎?何七段,你還有兩次機會。陳七段,你還沒有發過言。”

何七段臉色鐵青,閉嘴不言。陳七段是五人中最為低調的一個,從開始到現在默默工作,一直沒怎麼發過言。此時,他慨然一笑,道:“我沒什麼可說的了。技不如人,我輸得心服口服。修復之路漫無止境……”他拍拍自己的身體,向蘇進拱了拱手說,“不過是重新開始而已。”

他眼神清明,這段話明顯不是虛言矯飾,而是發自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