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面吉光榜的年輕人們面面相覷,最後只能苦笑著搖頭。
這些人全是三段以上修復師,現在這個時候來請蘇進,一定是他在魯墨榜上拿到了排名。
吉光榜是23歲以下年輕人的榜單,上面的大部分人連段位也沒有,雖然很受重視,但其實只是魯墨榜的預備榜。
只有超過23歲又拿到段位的人,才是進入魯墨榜,那才是修復師一較高下的真正舞臺,才是這些年輕人們想要前往的夢想之地。
千秋雪和紫氣東來這種的,長期位於吉光榜前列的年輕人,正常來說可以算是前途無量的型別。但是過了23歲,還是要從魯墨榜慢慢爬起來。
像蘇進這種定段即八段,上榜直接被邀請去魯墨榜接受頒獎的人,絕對是絕無僅有,根本沒辦法跟他相提並論。
蘇進離開皇穹宇,來到了祈年殿。
大多數情況下,天壇內部都不允許車輛通行。像天空電視臺這種因為客觀需要,要用攝製車緊隨跟拍的情況極為少見,而即使是他們,當初也跟文物協會協調了很長時間,最後將車輛全部進行調整,同時接受種種規章制定,保證絕對不會破壞天壇內部以及影響驚龍會現場才行。
但現在,蘇進一出皇穹宇,就有一輛銅車在門口等著他。
這輛銅車非常特異,它使用了古代的木牛流馬技術,經過一些特製,不需要牛馬等動力,可以沿著固定道路自由行走。
當然,現代車輛也沒有使用畜力,但蘇進留意觀察了一會兒,發現它完全是由傳統工藝製造而成,的確沒用到半點現代技藝。
蘇進拍了拍車頭,笑了起來。
不管怎麼說,文物協會的確還是有一點底蘊的,而這輛車,也算是協會給蘇進的一個極其委婉的回應吧。
不過這樣的回應——他喜歡!
他的確不喜歡文物協會的一些作法,但出於本心,他也希望在這個世界,能夠留存下更多的東西,以彌補他在上個世界為之無可奈何的一些遺憾……
蘇進乘坐這輛銅車,穿過丹陛橋,很快到了祈年殿。
直到這時候他才知道,他被請來接受魯墨榜頒獎,的確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吉光榜頒獎,獎勵的是排名前十的組織,以及排名前一百的個人。魯墨榜也是同樣。
在之前一整年時間裡,所有23歲以上,或者段位在三段以上的修復師所完成的、符合條件的工作,將全部化為積分,進入魯墨榜的榜單裡。
然後每年龍抬頭驚龍會時,將會統計這一整年的分數,排出前一百名,參加頒獎儀式。
對於所有修復師來說這都是一個非常高的榮譽,就算是九段修復師,可能不會親自到場,也會派人過來領取獎盃以及獎品。
之前張萬生等人就已經考慮到了魯墨榜的事情,提前進行了認證與申報。現在蘇進奪段成功,升至八段,直接就符合了魯墨榜的要求,所有的積分全部開始統計。
於是,這些積分直接把他送進了魯墨榜,一路升至前十名,佔據了第五的位置。
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分數。
就和在吉光榜上一樣,別的修復師積累這些分數全部都用了一整年的時間,而蘇進的積分是從去年年底才開始計算的。甚至,因為馬王堆帛書今天才正式開始修復,還未修復完畢,這件極具價值文物的分數還沒有被算進去。
就不說前面大半年,單是把這一件文物的積分加上去,蘇進最後能到達什麼樣的程度,也是很難說的事情啊……
不過仔細看他的積分列表,又會覺得這一切都理所當然。
馬王堆漢墓的發現、勘測與方案,婉容故居承恩公府的改建,南鑼鼓巷的修復方案,南鑼鼓巷成批密室文物的修復……
這些專案,哪一項不是事關重大,哪一項不是難度極高?甚而有之,它們還橫跨了好幾個門類,通常都是需要好幾個修復師攜手共同完成的。
再回頭看他這兩天的三次奪段,每一次奪段,修復的都是不同門類的文物,全部都修得盡善盡美,找不到一點缺憾。
這些舉動讓人忍不住深究,這個年輕人究竟有沒有極限?他的這一身本事,究竟是從哪裡學來的?
蘇進在玉階之上接受頒獎,許九段注視著他,忍不住靠近了張萬生,小聲問道:“張前輩……”
“唔?”
“您說,在當今這個世界上,真的已經沒有了天工嗎?”
聽見“天工”這兩個字,張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