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6部分

不小心失手打碎了。瓷碎本來只算等閒事,鋦瓷粘接,不算太難修復,但問題是小兒子知道老爸特別愛這個碗,為了毀滅證據,把盤子又敲成更小的碎片藏了起來,找到的時候,最大的碎片也不過拇指大小,幾乎看不出原來是什麼了。

大軍閥於是請來了一位修復師進行修復。

那時,華夏文物界還沒有段位這種說法,最頂級的修復師,天工之下,被稱為“墨工”,墨子的墨。

這位修復大師,就是一位“墨工”。

他面對被破壞這種程度的碎片,觀察琢磨了三天三夜之後動手。

然後,他又用了十天時間,將它完全修復完畢。修復之後,不僅外表看不出來破損的痕跡,摸上去時同樣達到了“觸手無痕”的頂級效果。

大軍閥對此大為驚豔,專門請來了華夏第一供奉掌眼。這位老供奉仔細觀察之後,仍然看不出修復的痕跡,直到看了前後照片對比才敢相信它真的曾經碎過。

毫無疑問,這樣的修復,是一次貨真價實的增色修復。有了這樣的歷史,這件元釉裡紅堆貼龍紋盤的身價不僅沒有貶值,反而更高了!

現在的九段修復師放到過去,就是這樣一位“墨工”。

墨工在文物修復界,就是傳奇一般的人物。

如今三位“傳奇”站在這裡,下面的修復師們一個個目不轉睛,完全移不開眼。

蘇進站在三位九段身邊,俯視下方黑壓壓的人頭,充分感受到了“墨工”在普通修復師心目中的地位。

不僅是那些普通學徒——他們從小在各大門派家族長大,對墨工的傳奇可謂是耳熟能詳,就是天工社團以及其他大學社團的學生們,也一個個兩眼放光,盯著不放。

對於他們來說,能親眼見到九段修復師,真是“有生之年”了。

現在顯然只是修復師們的內部活動,不僅天空電視臺的人不在,就連之前說到文安組以及談修之等人全都不在。

在這裡的,只有文物修復師,以及將要成為修復師的學徒以及學生們。

身處此間,俯視下方,蘇進一次性看到了幾乎所有文物修復師。

三名九段修復師站在祈谷壇之上,下面第二層站著十多位八段修復師,再下面第三層,是數十名七段修復師。

這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分的高段修復師了。

祈谷壇下,從六段開始,五段、四段、三段……段位越低,所站的位置越是靠後。蘇進大略估算了一下,所有的人加在一起,大概能夠上萬。

上萬人看上去很多,其實是非常少的。

想一想,整個華夏一共十幾億人,而面前的這些,是這一行業全部的從業者,甚至還包括了將要從業的人員。

而整個華夏,出土待修復的文物何其之多?因為經濟發展,將要出土被保護的文物又有多少?

屈屈上萬人,怎麼可能承擔得起這樣的重擔?

他的目光在最後面那批年輕人的身上掃過,心情有些複雜。

天工社團以及各大學社團的年輕人們站在一堆,各門派以及傳統家族出身的年輕人站在另一堆,兩邊保持了一些距離,但站得還算是比較近的。

這樣一對比起來就看得更明顯了,兩邊很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覺。

站在學生們身邊不遠處的那些年輕人,低眉順眼,嚴謹得完全不會越雷池一步的樣子。

很明顯,他們也很少到這樣的場合來,更是第一次看見天壇的壯景。但他們卻幾乎連一個抬頭的也沒有,一個個平視前方,眼珠子亂轉,只敢用眼角餘光探索周圍的情景。

而出身社團的學生們則完全不同。

他們整整齊齊地站在隊伍裡,並不讓隊伍顯得零亂。但是他們的臉上卻洋溢著興奮的笑容,每個人的眼睛都在發光。

他們無比坦然地抬著頭,看前方壯觀的祈年大殿,看大殿前筆挺站立的九段。他們沒一個人說話,但他們想說的,都已經全部寫在了臉上。

來到這裡,他們很高興,他們喜歡這樣宏偉的建築,他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自信與期望。

他們本就不會低頭,也沒什麼能讓他們低下頭來!

顯然,這樣的神情會讓某一些人覺得不滿。前方的臺階上,好幾束目光不時掃過他們,每次掃過,都彷彿有烏雲蔽日——只是限於場合,沒人說話而已。

蘇進看著眼前的一切,看著這些學生,微笑了起來。

同時,他心裡又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