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對歷史文物建築的一切保護、修復和發掘工作都要有準確的記錄、插圖和照片。
這個憲章,強調的是歷史遺產保護的“原真性”,從某個角度來說就是“修舊如舊”,不過關於各種細節,又作出了很多更加詳細的界定與補充。
但即使是這個憲章,在實際操作中也有著許多問題。
文物有歷史價值,也有藝術價值。在兩者發生衝突的時候,重視哪一邊,保留哪一邊?
一昧強調“原真性”,遵守威尼斯憲章,是不是太不知變通了?
還有一些傳統修復師,他們自有一套文物修復的評價體系,其中一部分觀念以及做法是跟西方憲章有衝突的。他們一直對此不滿,表示質疑。
他們覺得,各個文化體系有各自的特色,怎麼能拿一個標準來規定所有的修復手段?我們應該建立一套更完善的,屬於自己的修復與評價標準。
這樣的質疑時而有之,蘇進以前聽過無數這方面的抱怨。不過當時整個文博體系建立得很好,大部分人在規則上都是依據憲章辦事的,表示反對的還是少數。
而現在這個世界,傳統文物修復家族與門派非常興盛,他們佔據文物修復界的大半壁江山,普通民眾受他們的影響非常大。
這種情況下,貿然制定任何標準,任何“憲章”都是不可取的,很難正常執行下去。
更別提,據蘇進了解,不知道為什麼,這個世界也並沒有存在像《威尼斯憲章》、《奈良宣言》這樣國際通行的文物修復與保護標準。各國在這方面各自為政,沒有統一標準。
而就像石家重視文物的藝術價值,寧可進行“創造性修復”;而文昌明強調“修舊如舊”,絕對不可擅自改變文物應有原貌一樣,在現在這個世界裡,每個家族又有各自不同的判斷標準和修復原則了,又怎麼能建立起一整套讓所有人認同、能獲得大眾支援的修復標準來?
這件事,任何人、任何勢力都做不到。
只有人們自己打從心底認可了,才會去支援,才會照著這樣去做!
蘇進現在想做的,就是借承恩公府這個修復的機會,把問題推到大眾面前來。
真理不辯不明,很多時候,並不是說一定能辯出一個結果來。而在這個過程中,參與者們會越來越關注、越來越瞭解這件事情。在辯論中,其中的矛盾、問題會自然而然浮現出來,讓人們想爭個究竟,知道個結果。
所以,微博上現在這樣亂成一鍋粥的情況,是蘇進有意引導促進的,對此,他樂見其成!
天空電視臺的轉播節目比京師大學正式的新年晚會要短一點,只有一個半小時左右。
非常反常的,這個節目越到後面,收視率越高。
很多人看見了微博上激烈的辯論,好奇地開啟了電視,想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是什麼讓他們辯成這樣。
然後,又有更多的人被捲了進來——現在這時代,你出門上網,不說幾件傳統文化方面的事情,簡直是落伍、跟不上流行!
而論戰掐架這種事情,只要你加入進來,就很難再掙脫出去了。
有人反駁你,你再反駁回去,馬上就會說得越來越多。而在這樣過程裡,你很快就會投入思考,或者跟著別人的想法走。
於是,捲入爭論的人越來越多。戰到晚上十點左右,微博右邊的熱點話題,八條裡有三條是關於這件事情的。
“婉容故居改建”“文物修復標準”“修舊如舊”三個短語高居不下,討論數還在不斷翻新。
眼看著,元旦這天,微博上就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關於文物修復標準的大討論!
…………
元旦這天,直到晚上十二點,微博上仍然戰火熊熊。
不過這時候,戰勢不可避免地淪為了沒營養。
原因很簡單,有資歷的專家們一般都年紀比較大了,到時間就要休息,最後剩下來的全部都是長年混跡網路的年輕人。他們倒也不是沒本事,常常也能一語中的,說出很犀利的話來。
但沒了專家們的彈藥支撐,少了乾貨,單靠他們掐架的話,不免淪為車軲轆,漸漸的,連他們自己也覺得沒勁了。
這時,質疑者那邊,突然又出現了一條新的長微博。
發這個長微博的博主同樣是個新號,幾乎沒有粉絲,發過的微博也屈指可數——全部都是關於這個事件的,顯然才註冊不久。
但這條長微博,卻是圖文並茂,直接向外爆了兩個大料,把掐架的兩方都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