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9部分

紙牆旁邊去驗看那些成品,態度非常慎重。

張萬生又一揚眉,更得意了。

書畫這個門類,算是傳承得比較好的修復門類之一。即使在他那個世界,古今書畫修復技藝的差中堅力量,也不算太大,頂多就是其中一些試劑,用化學制品替代了傳統試劑而已——還只是其中一部分,譬如紙張粘合劑,古代用的是漿糊,現代也沒有發現比漿糊更好的替代物。

這面紙牆也是,紙牆又叫大牆,是用木條釘成格子,表面糊以紙張的一種活動牆壁。它主要是用來裱糊畫心的,是書畫裝裱的必備工具之一。

它一樣是從古傳承至今,始終沒發生什麼變化。

書畫修復是文物修復最常見、最主要的門類之一,蘇進對此的經驗非常豐富。只是這樣看,他就能看出很多門道,甚至能看出張萬生使用的一部分修復手法。

到了近處,蘇進看得更加清楚。他吐了口氣,在心裡感嘆,張萬生的能力,果然非同一般!

他手法之老道、火候之熟練,不少地方連他也比不上。

別的不說,單說最後一道工序。

書畫修復到大半時,畫心已經從原軸上取出,託在了絹布上。然後要把它貼在大牆上,進行補色。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修復師要在破損的畫心上,持毛筆,用色墨烘染全色,填補殘缺。

修復不是創作,要的不是好看,而是“修舊如舊”,把它儘量恢復成原樣。

所以,最高的全色水準稱為“四面光”,要求正看、倒看、左側、右側四個方位,都看不出全補的痕跡。

而現在,這十二幅作品,全部都是實打實的“四面光”!也只有蘇進這種眼力,才能勉強看出一點修復的跡象來。

兩天十二幅,全部最高水平,果然不愧是……張萬生啊。

蘇進聳了聳鼻子,又湊近畫面嗅了嗅,臉上終於忍不住流露出一些感嘆。

他當然聞得出來,在這次修復裡,張萬生並沒有拘泥於傳統。整個流程中,他使用了不少替代用化學試劑,達到了更好的效果。

看著看著,蘇進的目光從紙牆上移開,轉到一邊的書桌上。

張萬生放下手,有些不自在地挪了挪身體,似乎想要擋住桌上的紙張。但他只是動了一下,最終還是沒有阻止蘇進。

蘇進走了過去,笑著說:“張前輩的字,果然寫得很好啊。”

他翻看著桌上的那一疊紙,上面用毛筆寫著一個個蠅頭小楷,清晰而流暢,內容非常熟悉,正是一份完整的修復計劃書!

這份修復計劃書足有十幾頁,形式非常規範,細節非常完整,顯然是用了心的。

蘇進越看越是感慨,表情也微微有些肅然。

他至今不知道張萬生是什麼等級,但大致也猜得到。一個像他這樣的人,還能不斷學習,隨時吸收他認為正確的東西,不斷提高自己……

他轉向張萬生,鄭重其事地道:“修復得非常好,我自愧不如。”

張萬生看著他,突然嘿地一笑,道:“你現在知道了吧?些許幾個蠢貨,是不能做代表的。”

蘇進也跟著微微一笑,同樣鄭重地道:“的確如此。”

顯然,張萬生已經知道週六時,京師大學裡發生的事情了。

他也瞧不上文修專業那些傢伙,這從平時的言行裡就能看出來。但他也不希望蘇進以偏概全,因此就瞧不起所有的傳統修復師了!

其實蘇進從來沒有過那樣的想法。

他很清楚,現代修復技藝本來就是從傳統修復手法演變而來。正是數千年來一代代的傳承,才會最終演化成為他學到的那些技藝。

傳統修復手法,已經那些家族或者門派裡,固然是有著糟粕與落後的一面,但也有像張萬生這樣的人、這樣的本事。而他們,才是所謂“傳統”的核心,才是它真正的生命與靈魂所在!

張萬生終於滿意了,他哼哼了兩聲, 瞥了單一鳴一眼。

單一鳴一邊在旁邊沒作聲,這時上前一步,壓低了聲音問道:“小蘇, 我偷偷拍下了老師修復的影片,你要看嗎?”

“偷偷拍下……”蘇進聽到這四個字,突然有點想笑。

以張萬生的本事,要是不想讓單一鳴拍,單一鳴拍得到嗎?顯然,這影片就是他默許,沒準兒還是他授意的呢。

他很配合地跟著壓低了聲音,道:“當然要看,在哪裡?”

張萬生背對著他們,好像沒聽見他們“私相授受”一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