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定?
標準如何執行?
沒有一個完整的章程,怎麼判斷婉容故居改建得好不好?怎麼判斷南鑼鼓巷應該向什麼方向改建?
於是,一群有識之士終於開始向上呼籲——
“古建築修復是文物修復的一部分,傳統文化復興運動吵了這麼多年,是不是應該有正式的單位、正式的章程,來進行正式的管理?”
這個聲音越來越大,甚至有一部分人開始向特定的地方打電話了。
而微博、以及一些精英聚集的網站,甚至已經開始討論——如果要制定標準的話,需要考慮哪些方面的問題?
現在文安組是國安局下面的一個組織,是不是太不正規了?文物涉及的方面這麼多,南鑼鼓巷改建組什麼的,只是一個臨時性的組織。難道以後進行這方面的工作,全部都要臨時組隊嗎?
是不是應該有一個更高層的機構,來進行更加全面的管理與執行?
網路上的討論從“這是怎麼回事”到“應該怎麼樣”到“具體怎麼做”,進行到了更深層次的方面,而整個過程裡,熱度越來越高,從來沒有降低過。
這時候,各個方面,無數的人關注著這件事情。
其中某些人,一早就摻合起來了,後來一直關注,眼睜睜看著事情進展到現在這個地步。
他們的心情無比複雜。在事情走到這一步之前,有誰能想到,一個這樣的年輕人,能一步步把事情推到這個程度?
現在,婉容故居、承恩公府、南鑼鼓巷已經變成了全民皆知的關鍵詞,幾乎所有人都在討論這個。
傳統復興運動到現在為止搞了五年,國家大力推行,還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
不過,到現在為止,事情鬧得這麼大了,蘇進打算怎麼收場呢?
婉容故居的確已經停工了,每停一天,花費的確都不小——在這方面,文昌明的判斷還是沒什麼問題的。據他們所知,這方面的支出,蘇進的確沒動那筆國家資金,全部都是從自己的口袋掏出來的。
停工一天,蘇進就要掏一天的錢。現在事情看上去不像有收場的樣子,這錢,他要掏到什麼時候去?
想到這裡,杜維給周景澤打起了電話。周景澤接起來的時候,既意外,又覺得理所當然。
身為文安組和改建組這兩個組織的大頭目,他們倆卻很少聯絡,更少親自聯絡。
除了改建組剛剛成立,周景澤親自上門拜會了一次文安組之後,這還是兩個人第一次直接通話,沒想到是因為一個蘇進那樣的年輕人啊……
杜維沒有寒暄,開門見山就問:“那邊有沒有跟你打招呼?”
周景澤反問:“什麼招呼,我不知道啊?”
杜維頓了一頓,試探著問道:“他不是跟你家有關係嗎?”
周景澤不知道他這個訊息是從哪裡來的,有些疑惑地問。
杜維說:“傳了很久了,不然,你一開始為什麼派你家大秘去幫他解決那樣一件小事?”
原來是從這裡出來的……周景澤失笑,把植物園的事情簡單跟杜維說了一遍。杜維恍然大悟。這件事情他其實也是聽說過的,但是完全沒把那個年輕人跟蘇進對上號。
“原來是這樣……這小年輕真是太不簡單了。也就是說,他沒找你們求助?”
周景澤實話實說:“的確沒有,我們也很好奇,他接下來要怎麼辦。”
杜維若有所思,一時間沒有說話。周景澤卻是笑了一聲,道:“蘇進這樣動,對你是好事吧?”
“嗯……”杜維笑了一聲,很清楚他指的是什麼,“沒錯,上面推進的速度變快了,不過還得一段時間。”
周景澤笑道:“那我就提前預祝你升職了。”
杜維說:“還早著,而且也沒有說定,一定是我來擔職。”
周景澤意味深長地說:“這點你大可以放心……”
在職位上來說,周景澤現在比杜維還略次一點,但論及背景人脈,杜維就遠有不如了。周景澤這意思就是說,他那邊已經接到了訊息,杜維的位置基本上已經穩了!
杜維心中一喜,唇邊忍不住露出一個笑容。但他很快就抑住了心情,清了清嗓子道:“真沒想到,會託蘇進的福……”
一早就有訊息透出來,文安組已經不足以承載整個華夏的考古、文物保護、文物修復、文物展示等工作。所以,必然會設定一個更大型的機構,來對這些進行全方位管理。
這個新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