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4部分

如果真的能這麼簡單地就分辨出來,國家文物局為什麼還要搞這樣一出,讓萬人投票來決定方鼎的真假?

她看了汪老闆一眼,最後還是決定什麼也不說。

她關注了蘇進一年多,這個人做事向來有譜,從來不亂來。

文物修復,本來就是一項格外需要謹慎小心的工作。

他這樣號召,一定有他的目的。

他既然能相信普通人能鑑別出來方鼎的真假,也許汪老闆這樣的人,真的能認得出來?

像汪煤球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

近兩個月的時間裡,他們把大部分工作學習之餘的時間都交給了後母戊方鼎。

各網站有關方鼎以及青銅器的文章影片的點選量都大大增加,衍生出來的其他文物的資料也各有大量提升。

實體書店裡,銷量排名前十的書籍一大半都被文物相關壟斷,後母戊方鼎與青銅器佔了一半,另一半里,相關盜墓與文物走私的也有不少。

這種熱潮,放在六年前簡直難以想象。就算傳統文化復興運動開始後的五年間,也沒人能想到能走到這一步。

在瀏覽了大量資料,做了大量功課之後,人們關於“該不該由我們來鑑定”的質疑聲已經小到幾乎聽不見了。

現在大部分人都知道了,大多數情況下,文物鑑定並不是一項高深莫測的玄學,而是由大量知識累積起來的判斷。

譬如一幅書畫,要鑑定它的真假,通常要用紙張、裱糊方式、款識、畫風等多個角度去觀察。

現在他們對後母戊方鼎已經懂得夠多的了,應該有底氣鑑定它的真假了吧?

在人們逐漸誕生出來的自信裡,投票時間漸漸接近,中秋節將要到了。

0866 不要忘記

九月二十四,中秋節。

帝都天壇,古代是皇族祭天的場所。近年來,它是文物協會的辦公地點,同樣也不對外開放。

於是,這座華美而莊嚴的場所,對外一直保持著一種神秘感。

中秋節這天,天壇首次對公眾免費開放,人們得以透過面紗,一窺它的真相,很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