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徐英報告裡體現出來的靈性。
他原以為蘇進會表揚徐英的,沒想到蘇進針對報告只說這一句話,就轉移了話題。
“可以看出,這兩天大家的收穫都不小。沒錯,南鑼鼓巷這樣的地方,是我們當前這個階段,最好的用來練手的地方。從明天開始,大家如果有興趣有精神,可以利用課餘時間,繼續到那邊去擺攤練手。”
“我要去!”徐英第一個嚷起來了,旁邊幾個人也紛紛點頭,表示自己一定會去。蘇進笑著看了他們一眼,補充道:“當然,每次去完回來,還是一樣要做報告交給我。“
一聽這話,徐英的臉馬上皺起來了。嶽明哈哈大笑,幸災樂禍地拍他肩膀,徐英咬牙說:“行……做就做!我一定會去的!”
蘇進笑著點頭,說:“那以後就這樣安排了。週一到週五,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自由選擇安排;週六週日,我再組織集體活動,大家一起過去。”
這是他看完所有人的報告,深思熟慮過後,找到的最適合這些學生的方式。
他們在文物修復方面,的確完全沒有基礎。但是對物理、化學、邏輯等方面的能力都非常強。他們學到了什麼東西,就能自我總結髮揮,舉一反三。他們一點也不缺能力,只缺經驗。
所以,他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多動手,多思考。動手積累經驗,思考增強能力。這是蘇進給他們規劃出來的,最為明確有利的道路!
接下來,蘇進把報告還給天工社團五個人,他們拿到手裡一看,發現每個人的報告上,蘇進都已經加上了批註。這是蘇進下午抽空做的,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分別註明了接下來的練習重點,針對性非常強。
方勁松的情況最特殊,蘇進為他花的心思最多。三十張紙,幾乎每一張的夾縫裡都寫滿了。
方勁松看著蘇進挺拔有力、如同青松般虯勁的字跡,在心裡盤旋了一天的那些疑慮和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