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史專業,換現在的蘇進自己來選的話,他肯定還是要選文修專業。
畢竟,學無止境,兩個世界又有很大的不同。能進入一個專業的環境,重新學習,那還是很不一樣的。
下面有三個選項——
“願意”“考慮考慮”“不願意”。
蘇進拿起筆,在第一個選項上面打了勾。
一共十五道題,前五道統計的是學生們對文修專業的興趣程度,後面五道詢問的是學生們以前對這個專業的瞭解程度,最後五道有點奇怪,它問的是一些與文物和修復毫無關係的問題,只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選擇。
蘇進在文修方面何等全能,他的眼睛一亮,恨不得馬上去找文修專業的問一下,這份問卷究竟是誰設計的!
他一眼就看出這五道題的目的了!
它們其實是性格測試,每一道其實都關乎文修專業真正的需要——熱情與耐性。
很多人都是三分鐘熱度,喜歡一樣東西的時候可能非常熱情,但是沒過多久,熱度過了,就懶得再繼續了。
還有一些人,可能是真的喜歡,但更適合做一些外向性的、揮灑自己熱情的事情,很難坐得下來。
而文物修復,是一項長時間的,大部分時候可以稱得上枯燥的工作。
它一方面需要從業者對文物以及修復真正的熱情,另一方面,需要他們耐得住性子,坐得下來。不然,一個急躁或者不耐煩,手下就有可能出錯,很有可能就把該修好的東西破壞得更厲害了。
十五道選擇題當然耗費不了多少時間,沒一會兒蘇進就填完了。卷頭需要寫上自己的學號、專業和姓名,蘇進非常認真地填寫了上去。
片刻後,前面要求回收問卷,蘇進把a4紙遞還回去,還順便看了下其他三個室友的答案。
三人的答案都沒有出乎他的意料。
在對文修專業的興趣上,方勁松填寫的是“非常濃厚”,郭天和程文旭都是“有點興趣”。
而在第五題的專業選擇上,只有方勁松填的是“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