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稟報,聲音頗為激動:“皇上聖明,此舉卻是要開啟天下智慧,必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只是許多地方官員說財政吃緊,有許多難處。眼下富庶之地已經修建,但有些貧瘠之地,卻就難以為繼。”
“這件事情是國之大計,諸位不可怠慢。”天符大帝道:“朕也知如此之做,財政每年要耗費無數。所以才發動對蠻族戰爭,眼下邊關貿易陡增百倍,稅收豐富,這件事就要做下來,要不然以後更難辦。”
“皇上,這個負擔對於朝廷來說極其沉重,可否學堂收費,多少也能補貼。”樓沖霄建議。
“此事不行,若是收費,恐怕那些寒門子弟永無出頭之日。”天符大帝擺手:“且不可小視寒門,英雄出於草莽,整個國家都是個整體,萬不可堵住向上晉升之路,天道無情,卻也能讓眾生有修仙成龍之契機。底層寒門無向上之希望,就會滋生惡念,為邪神所惑。歷朝歷代,莫不如此,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朝廷若是吝嗇幾個錢,卻也會醞釀禍胎。不過財政問題也是大問題,朕以後要做的事情還多,財政倒也不能短缺。”
第一百零六章 免死符
“皇上,自從天符朝以來,稅收比先帝在位時擴充了何止萬倍?歷朝歷代每年民間都有災荒,餓死的,病死的,甚至人吃人。而這些年哪怕再窮苦的百姓,米缸中也有滿滿大米,口袋裡也有錢財。前幾年還偶爾有災害,卻也無傷大雅,這三年卻簡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只有**,再無天災。”方林奏道:“由此可見,人心也天還難調教,微臣出自寒門,就知寒門心思,若無人教他們律法禮儀,遇到賊人蠱惑,心懷不軌之徒,他們就會無法無天。財政方面,臣也算了下,如果徹底把這件事辦起來,天下多少學子,朝廷都要出錢糧來供應,除此之外還要有教師人員的薪酬,學堂雜役。這是筆開支和人實在是太過龐大,暫時朝廷三五年之內還可以支撐,但時間一長,年年如此,就會成為巨大負擔,甚至可能把朝廷拖垮。”
“此事你思考得對。”天符大帝深以為然:“所以朕把此事定為百年大計,不過你說把朝廷拖垮,卻也多慮,朕今年必有計劃。眼下各地年年豐收,存糧已經開始積壓,有的庫房中已經開始黴爛,人人都有糧吃,多餘的糧怎麼辦?除此之外,天工院已經研製出來了一種肥料,叫做靈肥,到時候哪怕再貧瘠之地,糧食產量也可增加數倍,如此之多的積壓,若不流通起來,豈不是暴殄天物?另外,那些學堂可不是光讀書習武,還要進行各種研究,以學堂為中心,形成民間的天工院。此外,學子們可以監督官府,形成輿論,對不平之事,政務處置不足之處上書建言,不但如此,還可對豪門不法進行約束,此乃相互平衡,凡人口密集之地,必有商機,學堂雖不收學生錢糧,卻也可以自己做生意,商道為流通之本,卻不叫有辱斯文,當然這些具體的政務,交給下面做就是了。”
“此事真是一大變革。”諸位大臣已經看到天符大帝決心,尤其是男女孩童皆可入學,那簡直會在民間引起沸騰。
民間歷朝歷代,重男輕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深入人心,本來天符大帝破除這陋習已有數年,卻還未徹底扭轉,現在興辦學堂,朝廷出錢出糧,女子之中便會湧現出來更多人才。
“還有,朕有準備十年之內國策,民間凡六十歲以上者,每一季都可領取朝廷糧食,同時可以去醫館免費看病,供給藥物,由國家贍養,諸位覺得如何?”天符大帝再道:“上古聖人云,幼有所教,老有所養,天下大同,朕立志於此。”
“皇上,這簡直是仁義遍佈天下,恩澤四海啊。”文相和朱夏都哆嗦起來,他們是大儒者,為天下求治,聽見這旨意,紛紛跪下,“臣為天下百姓感謝皇上。”
“天下疾苦,從古至今,民生之多艱。”天符大帝嘆息:“朕先以鐵腕手段,斬盡天下陰霾,掃蕩乾坤之邪惡,再為民謀福,教他們自立自強,為天地再造秩序,假以時日,眾生會明白朕之苦心。”
“皇上,臣等誓死完成此等大願。”樓沖霄和所有臣子都同時道。
“諸位卿家,前些日子天工院在京城外鋪設了一條鐵路,也試驗了那鐵車,你們覺得如何?”天符大帝又問。
“臣去看了。”方林道:“可此車要執行,必須要鋼鐵鋪地,這卻是太奢侈了,如果要到處鋪設,朝廷眼下卻也找不出那麼多鋼鐵來。”
“那就開礦,此事會交給天工院去辦,這十多年中,舉國人口極多,若是不多弄出產業,人就會無所事事。”天符大帝:“鍊鋼鐵也是學堂課程,朕開辦學堂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