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很清楚。
反正,華騰公司一不偷,二不搶。
十幾分鐘的時間,柳總就抵達了瑞麟宅,再次和徐騰握手見面,坐下來喝杯茶,大致談幾句。
“理事長,你現在手裡有沒有聯想的籌碼?”柳總剛聊了幾句,這就迫不及待的切入正題,試探一下徐騰到底有多少合作的誠意。
“沒多少,你們股價特別低的時候,我吸納了5%,就這麼多。如果合作不成功,價位合適的話,我可以轉讓給你的聯想控股。”徐騰顯然沒什麼誠意,根本就沒打算併購聯想,只是抱著能否撿一個便宜的心態談判。
這就不像他要併購蒙乳集團和中興集團,在二級市場都已經拿到了第一大股東的席位,都不低於20%的股權,只是委託華銀財團的多家機構分散收購,暫時沒有集中到華騰公司名下。
“5%也行啊。”柳總和徐騰關於戰略合作重組的事,前後談了三年,平均半年一次,其實都是想撿一個大便宜的心態。
柳總就覺得華騰公司有錢有技術,一旦合作,很可能會賣出一個天價,拿到鉅額的資金注入,順勢拿到華騰公司持有的那些技術專利。
長期以來,柳總的一個大判斷是覺得華騰公司總體還是很想控股聯想的,而且願意付出一個天價。
這顯然是誤判。
現在,柳總基本也明白了,立即將心理價位放低。
“我們這一次併購ibm的筆記本業務後,資金是比較緊張的,同時擴大對智慧手機和伺服器產業的投資,可能會比較困難,所以,我們可以採取定向增資的方式,擴大華騰公司在聯想的持股權。從5%擴大到15%,或者20%,您覺得怎麼樣?”柳總已經給了一個很優惠的方式,最便捷的操作方式。
聯想現在的股價並不高,按照市價進行定向增資,對華騰公司而言,絕對是賺了。
“這個操作沒問題,問題是雙方怎麼合作!”徐騰大致估測也就是10億美金的投入,他肯定不缺這點錢,但如果按照柳總的想法,他控股聯想之後,華騰電子就放棄伺服器領域的業務,騰訊集團也要將智慧手機領域積累的大量專利授權給聯想使用,這就純屬胡扯。
“雙方怎麼合作,取決於理事長的思考,聯想如何發展,也取決於理事長的決策,我們聯想擁有中國最好的執行團隊,我們缺的是一個靈魂性的決策。”柳總果然還活在90年代。
徐騰不說別的,只說聯想在智慧手機產業表現出來的執行能力,用柳總自己後來的話說,用錘子敲都敲不醒。
“現在這個趨勢是很明顯的,不能做科研的公司,不能在研發領域佔據優勢的it公司,基本沒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聯想這麼多年,不缺技術,但也沒什麼技術。當年你們談聯想的技工貿和貿工技之爭,其實就已經給聯想埋下了禍根,是的,企業首先要考慮市場和利潤,可一家it企業,沒有理想,沒有技術,只有生產營銷和成本管控,這不尷尬嗎?”徐騰坦言,他現在是有點落井下石的嘲諷。
他不是不敬佩柳總。
關鍵,從2006年亞洲博鰲企業峰會上的那一次座談會,柳總第一次展露出想要加盟華銀財團的想法,徐騰和柳總關於這個想法的談判,前後進行了七輪。
每一次都是笑呵呵的開始,笑呵呵的結束,其實呢,屁都沒談成。
一晃,三年過去了。
在這三年裡,騰訊集團已經從全國第五大通訊技術公司,提升到第三大,從全國倒數的手機公司,躍升為國內第一大的智慧手機公司。
在這三年裡,華騰電子集團公司成功整合了華銀財團的面板和晶片產業,成為全國屈指可數的晶片設計公司、第一大的晶片代工和封測公司、第一大的面板製造公司。
2008年,臺灣面板產業岌岌可危,急需大陸採購,中央也組織了相關的工作,就在最後一刻,將面板、晶片、儲存三大產業整合在一起的華騰電子集團,突然出手阻止這一次的採購,最終還成功了。
今年,臺灣面板產業就迎來了真正的寒冬,連續多家倒閉。
華騰電子集團是最大的勝利者,收穫了勝利的果實。
一晃,三年過去了,局勢早已今非昔比。
講真,是否投資和控股聯想公司,對徐騰和華騰公司而言,意義已經很小很小。
“我今天有很多感觸,其中最大的一個感觸,華騰公司確實是做了太多事,有點太大,我會考慮定向增資到10%左右的股份,雙方可以在技術專利上展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