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1部分

技術平臺生產,只不過是偷偷生產,不予公開而已。

2008年7月,美國金融危機的陰霾已經浮現。

徐家大致完成了多筆交易,在高價位沽售高科技股和資源股證券,換取流動資本,手握400億美元的現金流,卻無法對臺積電實施鉗制,也無法解決國內晶片產業的問題,這大概也是一種無奈的悲哀。

講真,從2001年到2008年,徐家和華銀財團在中國晶片產業的投資是獨樹一幟的,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推動這個行業的發展,從裝置到工藝,從設計到封測,以及基礎的人才培養,教研結合,全產業鏈的推進。

8年時間,8年抗戰啊。

華銀財團在晶片產業的總投資超過1200億,其中700億注資中芯集團,200億投入京東方,220億投入朗科電子,其餘在人才培養、裝置攻克等等周邊區域,也有將近百億規模的投資。

在此之外,徐家也累計拿出兩百多億。

雖然這些投資主要是信貸,透過旗下控股的多家銀行向三大半導體公司提供超額信貸,支援三大公司的發展,徐家和華銀財團本身也承擔著巨大的擔保風險。

這麼多的資金流,投到什麼地方不賺錢?

現在,中芯是賺錢,至於是怎麼賺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京東方和朗科電子是絕對不賺錢的,徐家、華銀財團和國內科研院所合資創立的那些裝置製造公司,全體賠錢,一年投入幾個億,賣不出一套裝置的情況很普遍。

如果有人覺得這麼多資金很誇張,誇張個屁啊,總共算下來不過是185億美金,而英特爾、三星在半導體領域,每年的科研投入都不低於30億美金。

英特爾、三星、臺積電,這是三大晶片製造商。

這三家都不需要研究裝置,只需要專攻生產和控制技術,華銀財團不僅有巨大的技術鴻溝差距,還要同時攻克裝置的難關。

這才叫痛苦。

不幸中的萬幸,中國被封鎖的時間太久,雖然技術不怎麼樣,好在是什麼都有,整個半導體工業的全產業鏈,全部都有,以生產一枚計算機晶片為例,整個流程所需要的四十多專業裝置,國內都有對應的科研院所專攻一個領域。

大家湊一湊,也能獨立於歐美體系,自成一體,就是技術差一點,搞不了45奈米的,0。14微米的工藝還是能實現的——這當然也是和徐家、華銀財團過去八年的鉅額投資有關係。

徐騰其實也不指望推翻英特爾,能將臺積電、三星推倒,能讓華銀財團躋身半導體產業的世界三巨頭席位,他已經心滿意足。

所以,華銀財團這段時間正在和amd公司洽談合資,因為amd公司有x86的授權專利,臺灣的via公司也持有x86授權,但這個授權到2018年就會失效,具體如何延長授權都是未知數。

透過扶持amd,弱化英特爾在晶片領域的壟斷地位,主力推進手機晶片和gpu、儲存晶片,gpu圖形晶片和儲存晶片都特別注重技術的積累,即便是英威達推出的最新一代gpu,90%的技術還是源自此前歷代產品的積累,這也意味著,gpu和儲存晶片同樣是准入門檻極高的產業。

華銀財團又只能繼續專注手機和移動端領域的gpu、儲存晶片,以避開英偉達、ati、amd三巨頭的主流市場。

戰略上,徐騰的策略是全面擴充套件半導體產業,在中國建立一個全面的產業鏈,戰術上,他只是專攻手機和移動端市場。

至少是現階段,十年內,他主要是做智慧手機和移動端的晶片,從設計到流片、封測,再從晶片到手機,他要和三星一樣通吃。

……

臺積電這一次派出蔡立新到大陸談判,其實就是想要和徐騰直接做交易,用獅子大開口迫使華銀財團接受一個合資協議。

臺積電想到大陸投資,而且是想和華銀財團聯手,條件是華銀財團停止在晶片代工領域的投資。

呆灣人,只要涉及到大陸,智商就比較簡單了。

臺積電即便不知道華銀財團在中芯集團的實際持股高達70%,估測也不低於40%,算下來,那至少是四百多億的總投資。

它們將90奈米的技術平臺拿出來,3年後投產,這就想讓華銀財團結束在中芯集團的投資,真是將自己看的太高,當然,以臺積電足以嘲諷整個大陸晶片產業的技術水準和業績地位,也確實有資格傲慢。

蔡立新在到大陸之前,將整件事盤算了很多次,滿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