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7部分

涼棚裡很靜,沒有一個人說話。

吳敏以為楊華不知道這兩條的厲害,良久才重重將手中地杯子杵在桌上,解釋說。張邦昌雖然有越之為,但也是被逼的。

而且,趙構的皇位和玉璽來至張邦昌。對張,趙構又是感激,又是同情。不但如此,趙構朝的百官大多來自偽楚,如果聽李綱的來一個政治大清算,只怕朝廷要為之一空。

如此一來,王趙構的統治基礎就要被動搖了。

至於進攻金國,現在新朝初立,實力微薄,首要任務是建炎和天承的法統之爭。李綱現在提議去打金國,就算順利接回太上皇帝,實力也將大損。而且,接過太上皇帝之後,到時候誰做皇帝還說不清楚呢!

“的確如此。”楊華苦笑:“李相的脾氣也太擰了!”

吳敏:“可惜僭王趙構不知道其中的厲害,加上朝野清流中要求懲處張邦昌的呼聲甚高。趙構以為只要除掉張,就能獲取名聲。於是,他免去張邦昌的職務,發配充軍,並於半路下詔賜死。”

“張邦昌死了。”楊華身上的鎧甲已經完全被雨水打溼,肩膀上傳來雨點的清脆響聲,但他還是一動不動地端坐在那裡:“張邦昌與我是故交,聽聞他的死訊楊華心中頗為難過。可惜啊,東京城破的時候,他就應該以身殉國的……李相這麼做不對。”

“哦!”吳敏面上帶著一絲微笑:“將軍說說,李伯紀這麼做為什麼不對?”

楊華黯然道:“別的人可以殺張邦昌,李相不能,因為他是宰相啊。”

“對。”吳敏一拍桌子:“將軍說得對,因為李伯紀是宰相啊!宰相的職責是調陰陽,統百官、化天和、息天威的。將軍是軍人,喊打喊殺都是對的,惟獨宰相卻一定要包容。必須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睛,必須能藏汙納垢。須知百管各司其職,天下事務都有專人專職管理,何必需要宰相?

宰相地作用就是以寬容之心調和矛盾,使國家政務能夠順利運轉。因此,宰相一定是一個心胸寬和大度的人,而不可愛憎分明,否則只會人為引發矛盾。建炎朝新立,需要地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李伯紀清算偽楚朝臣無疑是人為製造敵人,劃分陣營。使趙構的新朝更加脆弱。“

“對。”楊華神色大變:“吳大人,道理不說不透,楊華佩服。”他對李綱的人品是非常佩服的,以前在山西和東京也建立了深厚地私人友誼。雖然知道他這麼做都是錯的,可內心中還是為他感到難過。

“楊將軍客氣,這也是吳敏的一點淺見。”吳敏說:“今年兩河、京畿顆粒無收,身為宰相,本該想辦法救災,維持朝廷地正常運轉。可清算偽楚朝附逆大臣,卻弄得人心遑遑。”

“大概是李相也沒想到今年的災害如此嚴重,有些措手不及。政治清算一但開始,一發卻不可收了。”

“楊將軍說得是。”吳敏嘆息,“伯紀也沒想到事情會鬧這麼大。”

外面的雨突然停止,夏天的雨來得快,去得也快。山西旱了許久,這一場酣暢淋漓地暴雨應該能讓地裡的莊稼不至於死絕吧。

楊華心神有些恍惚,他暗暗計算了一下山西今年秋收的預計產量,即便是沒有災害的影響,地裡的收穫也無法養活這麼多人口。

涼棚裡的眾人都收起了雨傘,但積水還是從頂棚上滲下來。於是,眾人都說笑著走了出去,只楊華和吳敏還靜靜地坐在涼棚裡。

吳敏繼續說:“李伯紀之所以下狠心收拾偽楚降官,其實也有他地打算。”

他說,李綱以政治正確大帽子黨同伐異。之所以堅持懲治叛變行為,是與一個長遠考慮有關的。目前地建炎朝,從表面看起來,是繼承了欽宋的法統,並未

但實質上與靖康朝在國力上有了天壤之別。

而且,太原還有趙楷這個天承朝立在那裡。

過去,宋是天朝大國,遼金再怎麼強,也是化外藩邦。而今,大宋二帝並立,建炎朝雖然比太原勢力雄厚,卻只有半壁江山而已,幾乎是一個偏安政權。

李綱地內心,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如何“恢復”。他認為:若要恢復河北,就要打掉官僚集團內的怕死情緒與投降傾向。如果整個上層官僚毫無國家榮辱觀,遇敵則降,不肯抵抗,且事後高官照做,不受懲罰,那麼還能指望誰來推動恢復大業懲治叛變行為,就是為了製造中興、光復地濃厚氛圍,以便今後整個國家機器能有效地圍繞恢復做文章。

如此,建炎朝才能佔到大義和正統的高度,以襯托出天承朝偽政權的不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