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滿牆掛著趙宋歷代君王的畫像。香菸繚繞中,空氣散發出一股檀香與人體臭味的混合氣息。
一把式樣古怪的刀子握在手中,楊華緩步走到那堆金人頭顱前。那些被砍斷了脖子的腦袋胡亂地堆在地上,脖子上刀口也用清水洗得蒼白。他們颳得趣青的額頭無奈地貼著地板,似乎仍在為自己的死亡而迷惑。
手中這把小刀是精鋼所製造,鋒利如同剃刀。只一下,左耳便被楊華麻利地割了下來。
這裡是趙宋王朝祭祀先祖的太廟,也是最神聖的地方。
靖康一年開頭這一個月,形勢正在朝有利於大宋的方向發展。种師道西軍的到來無疑給開封城中的守軍打了一劑強心針。
這一夜,李綱在打退水西門之敵之後並未回府歇息。他正佈置好人手修葺宣澤門垮塌的城牆之後,轉道封邱門,率領汴梁男兒激戰一夜,終於打推了完顏縱弼的進攻。
與此同時,种師道道賀範瓊、馬忠的隊伍在詐攻牟駝崗之後,宗望迫不得已退守大營。
金人第一次攻擊無果。
如此一來,三支軍隊,加上姚平仲的鐵甲步兵軍團對宗望大軍形成隱約的包圍態勢。
不日,更好的訊息傳進東京,姚古的姚家軍主力和折可求、折彥直的折家軍主力已在半路。只要將時間拖延下去,大宋最強的部隊西軍將盡數彙集在開封城下。
一時間,開封戰場將星閃爍。
這天夜裡,金人在開封城下碰的頭破血流,丟下了一千多具屍體,死傷可謂慘重。
“賊軍退了!”滿城人都在歡呼。金人滿萬不可抵,自開戰以,河北戰場宋軍丟盔棄甲,開封戰場宋軍棄甲丟盔。如今,太行山以西的太原一帶還被金人西路軍圍得如鐵桶一般。大多的失敗讓大家都變得麻木了。如今,勝利的訊息幾乎讓滿城百姓接近癲狂。
一大早,滿城都是鞭炮聲,喧囂的人群奔走相告,久違的新春佳節開始了。
作為皇帝親征行營使的李綱是這次戰役的主要指揮員,在獲得如此大勝之後,威望一時無兩。所有的人都說,有李相在,東京城無憂也!
在經歷了長久黑暗之後終於看到了一絲光明,即便這次勝利的戰果是如此渺小,卻也足以振奮人心。小道訊息長了腳一樣在市井間流傳,金人死傷數目也由一千升至五千,最後達到駭人的兩萬之巨。
當然,這也不過是老百姓一相情願的美好願望而已,真正瞭解這次戰役的人知道,這次大勝除了李綱的運籌帷幄,還有那麼一支小小的軍隊在城外輾轉浴血。金人丟下的一千多具屍體中有幾百具就是楊華群禁軍將士所為。
為了鼓舞士氣,朝廷特意弄了這麼一個獻祭太廟的儀式。作為開封之戰的首功之將,楊華很幸運地做了持刀者。
正常的獻祭大典的程式非常複雜,需要一些活著的俘虜。在禱告天地神靈和祖宗之後,又持刀者斬下俘虜的頭顱,用人血獻祭。不過,秦之後,殺俘被視為不祥。於是,這個儀式做了些修改,除敵人主將外,其餘俘虜都會在割下左耳後放生。
當然,靖康一年的這一場大戰根本沒抓到任何活著的金人。於是,李綱建議用敵人的頭顱來代替犧牲。
一刀割下一個金人的左耳,楊華將那片死肉從地上揀起,感覺到一死冰涼。他轉身面對著外面的艮嶽山,將人耳高高舉起。
潮水般的歡呼傳來,一千多人的儀仗隊同時大聲呼嘯。其中,前排五十人正是楊華的龍衛軍,他們換了一聲鮮亮的鎧甲,用力地揮舞著手中武器,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如同一道正從熔爐中奔瀉而出的鐵水。
在經歷過數場險死還生的苦戰之後,龍衛軍士兵渾身上下都散發出一股騰騰殺氣。軍隊的殺氣需要用人血來培養,楊華記得自己所率領的都從一開始的一百人擴充到三百,到現在只剩五十。高淘汰率使得能夠活下來的人都變成了真正的勇士,也只有戰場才最能錘鍊戰士。
相比之下,那個方陣的儀仗隊中的西軍和李綱新成立的東京衛戍部隊就顯得規矩了許多。至少,從他們眼睛裡看不到龍衛軍士兵那種擇人而嗜的兇光。
金鼓鳴響,從艮嶽吹來的風舞動片片紅旗,一千人的方陣就如立在一片火海之中。
一剎那,楊華覺得有些歡呼。眼前的一切變得模糊了,好象又回到了汲縣的雪夜、宣澤門的苦戰,也是這樣的火光,這樣的滿地人頭滾滾。
沉著臉走到祭案前,將那隻耳朵扔進金盤之中,跪拜,行禮。外面的歡呼聲更大,其中還夾雜著趙明堂壓抑的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