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部分

他以前是何灌手下的一個小兵,在河北戰場累功至都頭。後來又被何灌提拔為軍主。後來之所以去了相州,還是張邦昌和李綱的面子。至於成為河東節度使,是楊華自請的,朝廷以為他去太原死定了,這才答應下來。

要說識人,這個年輕的皇帝好象還真沒那個本事。

心中雖然鄙夷,唐恪還是做出一副恭維的模樣:“陛下乃今之堯舜,楊華若聽到這話,定會感激涕淋。”

“呵呵。”皇帝停了下來,道:“有楊華在,河東無憂,東京安如泰山。朕打算讓他統領河北、河東軍事,把黃河防務都交給他。恩,將讓他做河北宣撫使,不知卿意下如何?”

“陛下不可!”聽到這話,唐恪大驚,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陛下,不能讓楊華做這個宣撫使。如今,他在太原走不動,宗翰大軍隨時都有可能南下,哪裡還能抽身統領整個河北道的軍隊。”唐恪突然明白,皇帝這是要讓楊華接替种師道的職務,做大宋軍中第一人。若真讓他做了河北宣撫使,按規矩,至少要讓他兼任樞秘副使一職。

楊華今天才多大,居然就要做到二品高官,將來還如何得了?

而且,他又是李綱和吳敏的人,之所以沒在這次政治清算中隨那二人一起倒臺。一是因為與皇帝關係特殊;二是他孤懸山西,山高皇帝遠,一般人還真沒辦法動他。

若是讓楊華坐穩了軍中第一人的位置,再立下新功。將來未必不成為自己的對手。這次搞李綱和吳敏,唐恪已同主戰派撕破了臉。自然不肯讓楊華坐大,最好能夠讓這個粗魯的軍漢一直呆在太原,大家一輩子都不見面才好。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一百八十九章 急轉

靖康一年,八月二十三日,永興軍路,龍門。‘‘。 ‘‘

煙雨依舊悽迷,空中飛揚中無數的水珠。

秋雨連綿,竟一下就是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