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崢嶸。
。。。。。。
。。。。。。
秋季很適合攻伐,西川的戰報到了京師,在岐國公韋昭度指揮下,聯軍在新繁大破陳敬瑄,殺獲過萬。
王建手下兵強馬壯,本人很會收攏人心。也獲得了地方豪強的支援。這次作戰正是以他的手下為主,增援的軍隊只是作為輔助,也讓岐國公韋昭度和姚開明白了王建很有實力。
這是一個戰略上很大的勝利。因為新繁位於成都府的西北部,佔據新繁意味著對成都府已經形成包圍,切斷了進山的路徑,西川只剩下最後的成都和綿州的攻城戰。
大戰之後,一切都歸於平靜,畢忠一直都沒有作戰機會,就這樣在成都府外等待。
“將軍。姚將軍來了。”
畢忠正在自己的大帳中無聊的休息,名義上的上司姚開來了,畢忠趕緊起身相迎。
屏退左右。畢忠和姚開對坐在氈毯上。
“王建兵多將廣,待詔給的任務可不輕!”姚開和陳墨的關係不錯,一直就喜歡使用這個稱呼,臨來西川前張造和陳墨都進行了叮囑。現在看到王建這樣的強悍。姚開感到了肩上擔子的沉重。
“兵力是我們的一倍不止,國公帶來的那些人中堪用的也不多,這樣一算就是我們的兩倍還要有餘。加上王建不斷在招收降軍和附近的青壯,難度很大啊!”畢忠和姚開一樣,兩人都是領軍一萬,這兩萬人對付正在逐步強大的王建很有些難度,他也是有些感慨。
姚開晃了晃自己的大腦袋:“黔中節度李鋌李司空的兵馬這兩日就要到了,一萬兵馬也是不小的助力。據信使說都是敢戰之兵,看看情況吧。估計到時候有的打。待詔不是說了嗎,不讓炸城,就這樣打下去。。。也就是讓王建主攻,消耗他的實力,我看這個辦法不錯。只是。。。國公對地方的控制不行,那些士紳都和王建有勾連,這樣下去怎麼行?”
“不是還有楊副使的兵馬嗎?難道用不上?”畢忠問道。
楊副使說的就是山南西道節度使楊守亮,他帶來的人也不少,足足一萬五千人,姚開再次對著畢忠晃動自己的大腦袋:“指望楊副使?他是王建的手下敗將,前不久被打的動都不敢動,指望他。。。躲都來不及。。。興元的敢戰之兵本來就不多,去年陛下臨走時又抽調了一些,不要妄想了。。。楊家人也不會全力協助國公,也不會全力幫我們,還是不要算上他為好。”
陳墨在兩人臨來之前已經做了安排,攻城戰絕對不使用炸城方式,就這樣拖下去消耗王建。之後,不能讓王建在西川獨大,如果扼制不住就直接動手火拼。
西川的戰事是岐國公韋昭度說了算,一旦到了那時候,動手對付王建,韋昭度會不會同意很難說。更為重要的是,韋昭度不同意就等於私下鬥毆,而且還是以寡敵眾的群毆。將來朝廷還不知道怎麼處理,身邊的朝廷軍隊幫不幫忙也很難說,姚開和畢忠的壓力不可謂不大。
可陳墨和張造的安排兩個人總要聽,哪怕是戰死也要執行,姚開不怕,畢忠更不怕。就是感覺有些亂,也有難度,岐國公韋昭度幾乎可以肯定不會在徹底戰勝陳敬瑄之後對付王建,幾個勢力摻雜在一起,這就是一筆濫仗,而且要在將來亂的不可開交。
畢忠想了想,隨後道:“聽說綿竹土豪何義陽,還有安仁費師懃等很都多人擁兵自保,手下上萬人,少者千人不等。王建已經遣王宗瑤去遊說,不如我們也派人去,不成的話就。。。。。。”
看著臉上露出兇相的畢忠,姚開納悶了:“這是。。。畢將軍想到的主意?”
“不是我。。。是書記臨來前交代的,書記說,當地土豪才是控制西川的捷徑,如果不歸順朝廷。。。就做了他們,不能留給王建,以後可以慢慢收拾,這樣才會對朝廷有好處。。。。。。”
果然是一個狠人,還算無遺策,怪不得陳墨能夠混的風生水起,總是在根子上動手腳釜底抽薪。做法完全不符合文官矜持,至於效果,姚開明白:“那就這樣,反正也是閒著,馬上就派人去。”
。(未完待續。。)
第269章 壓制帶來的憤怒
進入八月,朱全忠的兵馬拔蔡州南城,完成了對蔡州城的全面包圍。
秦宗權已經沒有了還手之力,龜縮在蔡州城內,只剩下等死。於是,為了節省糧餉,朱全忠帶領一部分軍隊回師汴州。
也就是在八月的時候,由於之前孫儒的威逼,楊行密棄揚州而轉取宣州,楊行密戰敗據有宣州的趙鍠,兵圍宣州。趙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