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兩位。”張逸夫實在聽不下去,打斷道,“咱們就是商討一下自主研發的可行性,先別談細節了吧?”
“細節不談好,何來可行性?”陳延睿已經上頭了,覺得這兩位年輕人實在太小看這個東西了。
“來來,咱們分部分談。”張逸夫來之前就已經搞清楚了思路,拿出紙筆劃拉起來,“籠統來說,可以分為軟體和硬體兩部分對吧?”
“當然。”陳延睿點了點頭。
“先談硬體。”張逸夫接著畫圖。“電氣量採集,CPU,開關量輸入輸出,電源,這麼大概分成四部分可以吧?”
“勉強可以。”陳延睿又點了點頭,“核心的計算。還有訊號迴路和人機對話等等,都由CPU進行處理對吧?”
“對的。”張逸夫繼而說道,“電源咱們就不討論了,難度不大,沒問題吧?”
“沒問題。”
“CPU直接購置市場主流型號,有異議麼?”
常江插話道:“看成本要求了。”
“好。”張逸夫繼續畫出了下一部分,“開關量這塊,跟傳統繼保差距不大,如果其它的部分都搞定。陳老師對這塊完全明瞭對吧?”
“……”陳延睿楞道,“當然,這部分原理幾乎是最簡單的了。”
“最後採集晶片這塊,確實比較複雜,咱們搞來市場主流的幾種,分別試驗研究,常江在這方面本身有經驗,這實際上就是電廠執行自動化的一部分。你有信心攻克吧?”
“當然,這比電廠資料採集要簡化很多。”常江點了點頭。
“這不完了!”張逸夫雙掌一拍。“這事兒能幹啊!”
好麼,這下不僅是陳延睿,常江一股冷汗都流了下來。
“逸夫啊……你是明白人。”陳延睿唏噓道,“照你這麼說,搞來鐵疙瘩就造出飛機了,找來鈾就炸出核彈了!”
“方式方法麼!”張逸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