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跟黃正輝來的時候一樣。如法炮製,文天明又跟龔宏志這裡海吹一通,也不知道龔宏志是真的感興趣,還是從黃正輝之前的行為中捕捉到了什麼,特意而為之。
梳理了一個多小時。對面本子上已經記了不少東西,也到了午飯的時間,大家暫停會議,這便領了餐捲來到餐廳,文天明秦玥跟另外兩個報社的同志一桌,龔宏志則與張逸夫單獨一桌,總編也是這才問起張逸夫,之前說的如鯁在喉是什麼意思。
張逸夫痛苦的抿了抿嘴,以非官方的語氣,用私人訴苦的方式聊了聊現在管道方面的窘境。
“就是說,可能要拖到明年年中?”龔宏志聽過之後,也是皺起了眉頭,“半年以來,爭分奪秒,因為廠家的不負責耽誤,這實在是太冤了。”
“可不是。”張逸夫無奈地用勺子攪合著碗中的湯,“別說年中了,真拖下來,到明年年終也說不定,停機檢修這種事不是我說停就能停的,要給生產排程造成很大的麻煩。”
“明白,明白。”龔志恆接著問道,“管道在降耗中地位很重要麼?”
“相當重要,因為我們不更換機組,不更換主裝置,所以重點必須是鍋爐效率和汽水迴圈效率的改造和提升,鍋爐效率實際上操作空間有限,省煤器也已經換了,至於汽水迴圈,最關鍵的肯定就是主蒸汽管道。”
張逸夫緊跟著比劃道:“您知道,那些高溫高壓蒸汽是要去推動汽輪機的,在從鍋爐到汽輪機的管道中,這股推力,也就是熱量,會有一定程度的折損,也許是作用到管道材質內導致蠕變,也許只是單純的傳匯出去散發,也許是極其微小的洩露,這就是我們要選用優質管道的原因,盡最大可能降低這個熱損失。”
龔宏志耐心聽完後才跟著笑道:“呵呵,張處長不用講這麼細,我也是理科出身。”
“哎呀!”張逸夫一拍腦袋,“我習慣了,總覺得您是媒體界的。”
“哈哈,咱們系統內,都是苦讀書的。”龔宏志大笑過後,又打探起來,“我大概明白了,管道的作用看來是至關重要的,這次要選用優質管道,有能力生產的廠家有限,涿縣鋼管廠掉鏈子了,如果主動上門的鑫明也沒補上,真的就很難完成目標了。”
“是的,有很大困難。”張逸夫眯著眼睛問道,“這兩個廠家,跟咱們系統內報刊口關係近麼?”
“談不上近,涿管廠雖然是國企,經營範圍卻太窄了,平時不用登廣告。鑫明經營範圍雖然寬,但畢竟是民企,再說他們主要是自己銷售能力比較強,也不怎麼重視媒體宣傳。”
張逸夫聞言問道:“龔總編很瞭解生產企業麼!”
“嗨!咱們系統就這麼大,我們就是報道事情的,時間長了,略微多知道一些。”龔宏志也不賣關子,“那個鑫明,口碑確實不行,如果這次真的如張處長所說,在這麼關鍵的工程中瞎添亂的話,批評批評,還是理所應當的,但電力報批評……不太合適。”
“龔總編明示。”
“我可以介紹給你電機、裝置方面刊物的領導,跟他們談一談。”
“明白了,跟龔總編說話真是方便!”張逸夫連忙感謝道,“不行,我覺得您還是不像理科出身的!”
“哈哈,搞文字搞久了,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算哪邊的了!”龔宏志笑過後,小聲說道,“來之前,部裡秘書辦公室那邊也提了一句,意思是適當表揚一下工程中表現突出的企業,具有創新精神自主研製出先進裝置的企業,我也跟張處長這邊瞭解一下,對得起這個名頭的,應該只有剛才小文說的恆電了吧?”
“嗯……基本是。”
“那成,我們要去恆電的話,還要勞煩張處長這邊安排一下。”
“舉手之勞!”
愉快的午飯結束,一行人回到會議室,這便談起行程來,看看報社準備去幾個電廠實地採訪,由節能辦這邊安排。到了電廠自然就好說了,電廠的人見所有大領導都會看的內刊幹部來了,肯定像神仙一樣伺候。
正聊著,敲門聲傳來,林子聰匆匆走到張逸夫身旁遞話:“處長,辦公室那邊秦司長來電話找,情緒不太好,您是不是回一下?”
張逸夫一愣,頭皮開始發麻。
“哪個秦司長?”
“……”林少聰不知如何回答,還有第二個?
張逸夫問這麼愚蠢的問題,主要是難以理解為什麼國強老師會突然不開心,他實在很難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兒啊!
龔宏志果然不像是理科出身的,見張逸夫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