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約上了機電方面的單位,他們同意跟恆電與西門子共同開一個交流會,探討PRO標準在中國推廣的事宜,同時他們對贈送評測中心的事很有興趣。”
“這麼快?”金毛總算知道張逸夫不是那種光吃不拉的人了。
“你看,你總說合作要有誠意,最後還是我做事做在你們前面了吧?”張逸夫笑著拍了拍金毛,“當然這也就是你,如果和三菱的人談這類事我一絲誠意也不會有的。”
金毛露出了尷尬的微笑。
眼下這個條件,其實也是張逸夫一步步退讓的結果,他逐漸放棄了那些不是真正需要的東西,只留下核心。
煙氣脫硫本身並不是多麼複雜的東西,尤其是現在已經相當成熟的溼法脫硫,這個東西的難點還是在於中間一些關鍵部件的生產上,就像電腦組裝很簡單,CPU晶片卻太難,現在的煙氣脫硫領域都是打包銷售,相當於INTEL不單獨提供晶片,只賣整機,現在張逸夫就是要把晶片剝出來採購。賣裝置也有利潤,表面上看西門子並不虧,但這並不是合作,從長遠看,市場上又培育出了一個厲害的競爭對手,但考慮到煙氣脫硫領域已經充斥著十幾家擁有獨立技術的企業,這部分衝擊也並不明顯。
而在CEMS系統中,現階段最麻煩的裝置無疑在煙氣測量方面,國際上有三種有效的取樣方式,而西門子代表的正是其中最為普及直觀的“直接抽取法”,那個小小的取樣探頭極其分析儀器具有太大的價值。
而這只是這臺德國工業戰車中數不盡技術中的一個,但願他們在PRO市場面前不要太吝嗇,更何況張逸夫要的也不是技術,而是產品。(未完待續……)
715 不是一種人了
現實狀況也印證了常思平的那句話,搞得越深,才發現差得越遠,躊躇滿志的張逸夫即便混到了這種程度,依然需要為一個小探頭而頭疼,誰知道真正的超臨界機組裡有多少這樣的“探頭”存在。
其實憑常思平的實力,再加上張逸夫的“腦子”,花個一年半載搞出像樣的燃煤發電廠環保裝置不是難事,關鍵是在大領導面前誇下口了,要儘快落實,所以張逸夫才想兩條腿走路,一條購買關鍵部件,整合煙氣脫硫及監控系統,快速推出產品;另一條自主研發關鍵技術,比西門子更進一步,煙氣除塵、脫硫、脫銷一攬子解決掉,所以他要一個三年的供貨合同,常老躺著也能把活兒幹掉。
……
這次金毛的訊息回饋很快,當晚就聯絡了張逸夫,並且轉接了另一位德國佬的電話,張逸夫也鬧不清對面是誰,大概是這方面經營的負責人,雙方開始就西門子供應裝置的範圍開始一番商榷,簡單幾句之後,德國工程師哭笑不得,說了一句“你的眼睛可真毒啊……”,也不知是諷刺還是讚歎。
一番討價還價後,雙方確定了8種裝置的供應,這個範圍大家都能接受,而後這位德國佬的工作就結束了,接下來的時間換了個電話轉接,開始談如何確定一個價格標尺,張逸夫搞不定這件事,緊急聯絡了一位老同事來客串溝通,翟鳳濤也幫了這個忙,一系列嘀咕之後大概跟張逸夫講了一下,西門子在國際貿易方面有一套成熟的價格體系,供貨價格會根據多方面的原因進行波動,這樣的大公司有良好的信譽。不會做出出格的事情。
謝過翟鳳濤,口頭草定之後,最後才輪到金毛溝通,他表示三年是不是太久了,於是又是一番討價還價,期限定到了兩年。常老師不能躺著幹活了。
其實這個期限倒也沒這麼重要,隨著今後的全球化與技術發展,西門子將這些東西單獨出售只是早晚的事情。
曠日持久的談判終於在口頭上有了說法,金毛像是搞定了纏繞了他一個多月的宿便,迫不及待將這個訊息傳達了上級。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上級對投資恆電失敗的事情深感失望,金毛始終沒覺得這家中國企業有多大的投資價值,這應該只是西門子資本運作上的隨意一筆。但他的上級告訴他,恆電有一些值得挖掘的東西。尤其是其在軟體技術上的驅動力,十分吻合西門子工業自動化發展戰略中的需要。未來的工業自動化中,各大廠商將提供整套的,可以隨意配置的系統,這套系統既可以用於發電,同樣也可以用於製造肥皂甚至安全套,任君配置,而恆電E1系統展現的潛質非常適合參與其中。
金毛卻不這麼想。張逸夫能力再怎麼樣強,也只是個人。一個人的驅動力,是無法與西門子這臺戰車相比的,西門子至少擁有上百個不亞於張逸夫的工程師,他不值得被這麼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