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就是不一樣,完全不是那種細枝末節的,是極其宏觀的,三兩句之間見真知,見眼界。
但如此宏觀的問題,其實並非現在的張逸夫能答上來的,他如若想的話,大可在資料庫中查詢90年代興建的大電廠資料,而後報給段有為,此方最為穩妥,且後事該能證明。
可這一次,張逸夫放下了那個資料庫。
那是歷史,可以借鑑,卻不應盲目遵從,人總該有自己的想法,對也可以,錯也可以,做就是了,歷史不也是這樣,在一次次對對錯錯間徘徊,去偽存真,穩固向前。
張逸夫從未打算重複那個歷史,做一個歷史中的人物,他希望有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奮鬥而來,錯過來的路。
“段總,我在這方面的想法有些偏激……”張逸夫長舒一口氣,面對老專家,吐露出了真實的想法,“我希望由2-3臺60萬千瓦的機組組成,大機組,大容量,高效率。”
“60萬的機組?現在全國……也有兩臺吧。”段有為面露驚色,不禁問道,“那都是實驗性質的,功率太高,裝置太昂貴,萬沒有10個15萬的機組實惠。”
031 不能再放小李鴿子了
“是,但低功率機組將來會面臨淘汰,同時牽扯到太多的用工量,效率提不上去。長久來說,60萬的機組人力成本和能耗都會降低許多,執行幾年便可以彌補一次投資這方面的成本,而且60萬機組可以保證幾十年不被淘汰。您方才說是要建設百萬千瓦的大廠,這一定是一個國家級工程,一個先進且具有開創性的工程,這一步遲早要邁出,電廠施工週期長,即便是現在開始設計,投產恐怕也要四、五年後,段總,人生有幾個五年?”
張逸夫無心而言的一席話,不偏不倚地正中段有為下懷。
不知不覺,段有為已經度過很多個五年了,他運轉過幾萬千瓦,甚至幾千千瓦的柴油發電機,他同樣也參與過幾十萬千瓦、上百萬千瓦大廠的設計與管理,人生已經足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