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原諒,我不應該把上一代的恩怨攪進你們的生活中。”
52、番外2 破碎的夢
1937年冬,曾經號稱固若金湯的陵城被倭寇的戰艦圍得水洩不通,城外槍聲、炮聲連綿不斷,城內居民已經亂作了一鍋粥,沒門路的一家人抱成一團期盼著戰徵早日結束,作為幾朝古都,這裡的人當慣了順民,只要乖順的夾道歡迎勝利的一方便可萬事大吉,只有有門路的人帶著一家老小卷著值錢的家當,隨著出城的隊伍透過關卡逃江而去。當然,也有隻帶財產不帶家眷的,若大的馮府在振聾發聵的槍炮聲下顯得如此肅靜破敗,到處是被打碎的花瓶和掉落的書畫、珠寶,正堂前的白帆還未撤去,馮家三夫人的屍身尚未冷卻,馮三爺帶著愛妾和愛妾的子女早已逃離到江對岸,徒留被遺棄的四小姐仍跪在堂前燒著紙錢。四小姐馮箏的生母是馮家三姨奶奶,當年馮三爺初遇時如見天人般稀罕,威逼利誘的娶進了家門,無奈襄王有意神女無情,三姨奶奶始終不見笑顏,捱到馮箏十歲時便鬱鬱而終,可憐的四小姐被養在無所出的三夫人名下,三夫人性子淡薄,對馮箏未嘗有愛但也從不苛待,兩人倒也全了母女名義。或許在馮三爺心中三姨奶奶是最特別的存在,即便已經離世多年,馮三爺對馮箏的疼愛從未改變,至於為什麼在破城前遺棄馮箏而去,還得要從昨天的大戲開始說起。受寵的四姨太和她的女兒三小姐拿著當票,告夫人指使馮箏將馮家的傳家玉佩典當了出去,三夫人拿不出玉佩,當票上又白紙黑字的寫了馮箏的名字,即使百口莫辯的三夫人以死明志直接撞死在了大廳的廊柱上,也沒有獲得馮三爺的原諒,時下城裡城外一片混亂,即使有這張當票恐怕也沒辦法贖回玉佩,馮三爺惱怒得連棺材都懶得給一副,直接將屍體仍在了堂上,清點了家中值錢的物品帶著四姨太和她的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離開了。而四小姐被四姨太從旁煽風點火,因著玉佩的事被馮三爺遷怒而遺忘在正堂。
馮箏永遠記得三姐馮琴離開時那幸災樂禍的嘴臉:“我該感謝這場戰爭,讓父親連去查證的時間都沒有了。你就乖乖的呆在這裡等我們回來吧,你就祈禱等我們回來的時候你還是毫髮未傷吧!你不是還有偉庭哥嗎?就讓你死去的老媽保佑他還記得你,救你脫離苦海吧!不過不知道到時候張馮聯姻的時候,嫁過去的會是誰?哈哈!”她才知道四姨娘和三姐一直嫉恨著父親對自己的寵愛,逼死三夫人不過只是計劃中的一環,讓自己的兒子有機會名正言順的成為嫡子,而馮琴則李代桃僵成為營長夫人。玉佩本是由夫人保管的,那是當家夫人的象徵,夫人沒有理由將它典當出去,還是以自己的名義典當就更不合理了,應當早就被四姨娘偷了出去藏起來了,當票不過是件拙劣的道具,只需要到當鋪查問便能水落石出,如若不是趕在了敵軍圍城,她們也不會用這麼漏洞百出的計劃,現在她們只需要等待戰爭結束後接收企盼已久的名分,再找個恰當的時機讓玉佩出現,就能有個找回傳家寶的功勞從而鞏固在馮家的地位。
在堂前已跪了整整一夜,看似完整的家一夜間分崩離析,見到未婚夫陳偉庭時她早已淚流滿面,悽苦的眼淚像是流進了陳營長的心裡,這個在自己懷裡哭泣的女人本該是自己的新婚妻子,婚禮卻被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推遲,他輕吻著女人的眼淚,呢喃著與她構築著幸福的藍圖。作為守城軍隊的中級將領,他清楚的知道連最高長官都已逃離,這座城市已成為被捨棄的孤城,城破只是時間問題,軍人的天職使他不能離開,但自己心愛的女人不能繼續留在這裡,城內已不安全,他利用職務之便以家屬的名義送走了馮箏,由楊副官護送著出城安置,既然要離開,房子沒有必要留給那對蛇蠍母女,三夫人的屍體伴隨著這座埋葬了她青春的宅子被付之一炬。剛出城不久便傳來了城破的訊息,守城的9萬*被俘並遭殺害,馮箏徹底病了,那個寵溺呵護自己的男子再也不能出現,她頓時覺得自己的人生如坍塌的馮府,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跳進了揚子江。馮箏最終被楊副官救下,卻被大夫查出了三個月身孕,為留下陳偉庭最後一滴血脈,馮箏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氣,她丟棄了馮姓,改成了生母的姓氏與楊副官假裝夫妻,回到了理市鄉下。
寧靜的小村生活比想象的好過,轉眼間她守著兒子長大、讀大學參軍,成為一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看著兒子穿著軍裝英挺的站在自己面前,與陳偉庭相似的面容讓她回憶起那個偉岸的身影,心裡有說不出的自豪。當兒子來信要與相念多年的同學結婚時,她是打心眼高興,可見到真人後她就高興不起來了,世界原來這麼小,小到兒子愛上的人竟是四姨太胞弟的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