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兩方無法砌房,一家五口人擠在西房內,放個雜物都得擠擠,為了方便染布,楊大郎經常借筱家的院子晾曬布匹,晾曬好的暫時不出貨的就用個籮筐裝好放在門後的牆角。剛巧今天籮筐被不知名動物撞翻,染布撒了出來。
蘇氏這一摔,楊大郎家就沒法平靜了。
28、扎染生意經
蘇氏坐在門框上嚎啕大哭:“殺千刀的楊紹升,老孃來你老楊家二十多年,從你還沒下地走就開始一把屎一把尿的拉巴著你長大,我是短你吃了還是短你喝了,犯得著這麼作踐我!。。。。老頭子啊,你給我死過來瞧瞧,瞧瞧你教出來的好兒子,不知道被誰給唆使著來這麼害我啦!。。。。都死絕了,我嚎啕了半天也沒見個人影?楊——景——章——你死哪裡去了?”高分貝從筱院裡直傳隔壁的楊老二家,連後屋楊小丫家的狗都叫了。
楊老二來不來不清楚,眼下這高分貝是沒法受了,筱奶奶提著掃帚從後院過來:“大晚上嚎啕個啥?嫌今天還不夠熱鬧?不就是絆倒了染布嘛,屁大點事還要扯出陳芝麻爛穀子的事,至於嗎?要吵回家吵去,這是我家。”蘇氏對這個平時不怎麼吭聲的嫂子還是很怵的,沒見她跟人紅過臉,但也從沒見她在誰手裡吃過虧,自己平時癩皮賴臉的混拿點小東西那還是人家不計較,可人家真要白了臉,還真不敢往前湊,尤其是剛才還指桑罵槐的罵了人家,於是被小楊氏扶著算是下了個臺階,罵罵咧咧的坐起來往前走了幾步,想想不能吃了虧,轉頭卷著罪魁禍首的那幾尺染布出了門。不多會北面的罵聲又響起了。
筱奶奶把廊下籮筐扶起,將踩得亂七八糟的小件染布收羅進去,筱瑜用澆花的小勺把掉進染缸的破酥撈了出來,染缸裡的都是主要染料來自點蒼山上生長的寥藍、板藍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藍靛溶液,純天然無毒害,雖說人不能吃了,淘換給豬吃還是可以的,順帶把缸子上層的蘸了油的部分舀出來倒掉。蘇氏高分貝的嚎啕把南屋裡住的兩兄弟吵醒了,這兩人一個叫張利國一個叫張利民,本是對蘭花七竅只通了六竅,還剩一竅沒通,不過是家族安排趁著這次機會出來鍍鍍金,臨行時零時抱佛腳猛補了一通,算是勉強能把蘭花和雜草區分開來,至於什麼春蘭、建蘭、惠蘭、寒蘭什麼的,那就不好意思了,我看著他們長得也沒多大區別。別看他們瞅著蘭花腦子一團漿糊,做生意的眼光倒是一等一的,在客房裡見用到布的地方都是一水的靛藍色,不似畫上的也不似印上的,帶著不規則的裂紋,兩兄弟對鄉下的民間藝術品驚呆了,這會兒惺忪朦朧的邁著步子想出來看個熱鬧,沒成想人剛出來噪音轉移陣線了,恰巧注意了筱奶奶手中的籮筐。
“阿嬸,這些布料是你們做的嗎?他是什麼工藝?”張利國瞅著手上的布料幸福的瞌睡蟲都跑沒了。
“這個啊是我們白族特有的扎染工藝,是我侄子家染的,至於怎麼染的我倒沒怎麼仔細研究過,你可以和我孫女聊一聊,老婆子眼皮淺,得去睡了,你們也別聊太晚,明早還要早起上山呢!”筱奶奶把外交的活推給了筱瑜,很不客氣的去睡美容覺了,沒辦法,誰叫這院子裡的布是筱瑜和楊新麗兩個丫頭自己搗鼓的呢?
筱瑜當然知道張利國這麼問的原因,這表情太熟悉了,她曾在鄭佩佩臉上見過,整個人如同見到孔方兄般熱情洋溢,於是從著蠟到扎花到浸染娓娓道來,作為傳承了千百年的民族手工工藝,它的浸染流程從染料的採拮、製作、浸染、漂晾又都是唯獨白族別具一格的,滿腦子生意經的張利國立刻看出這是一種具有文化價值和民族價值的商品。
張利國聽完,又擺出當初忽悠楊威的怪蜀黍笑容:“你們白族同胞都會做嗎?這麼一副大概要做多久?通常你們都賣到哪裡去?能賣多少錢?能賺多少?”
筱瑜對這套毫不感冒,姐已經被鄭佩佩鍛煉出來了,你的段數還是低了點,哪能被你套去了成本價,即便是一天能做出來也得告訴你一個星期啊,不然怎麼跟你殺價?就你這能耐還是回去再練個幾回吧:“大張叔叔,這個小孩子哪能知道,我只知道這塊布我和阿麗姐要忙上個4、5天呢,再說像你們這樣總不能僅帶塊布走吧,我們可以幫你製作成成品啊,我們白族獨有的壁掛啊,窗簾啊,門簾啊,床罩啊,枕套啊等等,可是很好又使用的紀念品哦。對了,你們不是要去倭國參賽嗎?可以帶些送給友人做紀念禮品,民間藝術瑰寶啊,這也是一種文化藝術的交流嘛!”
張利國很上道的打蛇隨棍上:“那小金花看看,如果做文化藝術交流,什麼樣的成品最能展現我中華民族博大而精深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