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顏色是純正的白,在素心蘭中是難得一見的珍品,雖然還只是花苞,也不難預見它全盛時會是怎樣一個豔驚全場。可惜不等大家興奮多久,挖掘小組就收到了上級下達的收兵命令,原來挖掘杏黃兜蘭的那組在滇西懸崖上又發現了兩株含苞待放的杏黃兜蘭。杏黃兜蘭是1979年才被發現的新品,花未開時呈青綠色,開前漸變成綠黃色,全開時為杏黃色,明豔而華貴是蘭花界難得一見的新奇品種,目前在國際上絕無僅有,很有奪魁希望,兩相對比素心蘭自然就不夠看了。筱瑜對這種尚未得以見真顏的杏黃兜蘭很是感興趣,突發奇想的要繡一副雙面發繡,小張得令立刻透過特殊渠道弄來了幾張照片,三張已開放的,五張含苞待放的,角度精準,圖片很有藝術感,應該是專業攝影師拍攝的,有了這幾張照片,筱瑜開始閉門謝客專心做起手中的活來。

等到筱瑜閉關出來時已是農曆三月十四了,筱瑜展出了自己的全部作品,那副杏黃兜蘭尤為引人矚目,依舊是蒲扇大小的幅面,峭壁上一株盛開的兜蘭引來了翩翩蝴蝶,連葉片邊緣的細齒都格外清晰,染得金黃的髮絲織就在繡布上,在陽光下閃耀出一片金輝,背面的那株有一朵已經開了三分之一,一隻蜜蜂已經在一旁焦急的等待,花瓣從青綠色到綠黃色再到杏黃色,三色的過渡自然,葉片上晶瑩欲滴的露水惟妙惟肖,連筱奶奶見了也是驚奇不已,直誇筱瑜青出於藍。對這幅作品筱瑜是有要求的,既然和參賽的蘭品是同屬一個品種,當然是要力爭參加交流會,而且要和真品擺在一起,只做展示不得銷售,最好能製成可以旋轉的那種臺屏,更有趣味性。至於其他的就交給張家兄弟放到店裡寄賣,發繡和雙面繡如今剛剛從嚴寒的冬天過渡到溫暖的春天,都是有價無市的藝術品,定價什麼的就讓大張看著辦,賣給誰自然不需過問,坐等收錢就好了。小張同志心滿意足的收下繡品,對筱瑜的要求當然是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應承,這麼相稱的裝飾品可是對參賽作品的最佳造勢啊,自己在要照片的時候就把報告打上去了,連一號首長都親自過問了,不參展不是找抽嗎?這幾幅繡品正好能在明天去三月街的時候發回b市,尤其是這幅杏黃兜蘭得單獨打個包裹以免途中損壞。這幾天已經接連發出去幾批貨物了,筱家大院裡人進人出的像割韭菜似的一茬一茬的沒停過,京城方面已經收到第一批貨,就等著交流會後舉辦新聞釋出會,只要兩兄弟能在倭國一炮而紅,釋出會自然會沒有任何阻礙的如期舉行,經此一役,大張將成為下一任家主最炙手可熱的候選人。

32、三月街

“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作為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民族傳統盛會,它既是滇西部最為古老而繁榮的貿易集市,也是理市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間文藝體育大交流的盛大節日。“賽馬唱歌做買賣”是其千年不變的主題。忙碌了近一個月的眾人紛紛給自己放了個假,一大早不管男女老幼都盛裝打扮,結伴而行。筱瑜今天頭戴色彩鮮豔的紅色繡花頭巾,繡花頭帕上端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絨毛,如同點蒼山封頂的皚皚白雪,及腰的長髮綁成四髮辮纏在頭頂,系以大紅色絨線,形如滿月,一側垂下雪白的纓穗飄飄灑灑,手上帶著粗夾細的一組十幾個的銀手鐲,仍舊一件白色右衽大襟衣,外加紅色領褂和圍腰,只不過圍腰是用楊梅汁浸染的,中間一副蠟染的孔雀開屏,邊角再用針線刺繡出一條色彩豔麗的花環,和領褂的花花草草相互呼應。

筱瑜和張家兄弟一樣都是第一次看到三月街的盛況,猶如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覺得兩隻眼睛根本不夠看。古城的主大街縱貫南北,街道兩旁青瓦坡頂的白族民居、商店、作坊相聯,一派古樸風貌。街道是棋盤式格局,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稱,多為青石鋪路,石頭壘牆。盛裝的人們在廣場載歌載舞,街市裡也是熱鬧非凡,街道兩邊擺滿了裝的滿滿的籮筐,也有將染布鋪在地上,擺上玲琅滿目的小飾品,每隔不遠就會有賣小吃的,像雞豌豆涼粉、木瓜水、牛乾巴應有盡有,尤其是那乳扇在炭火上一烤,一邊塗抹豆沙、巧克力、奶油、果醬等等醬料,一邊用一根筷子將乳扇捲起來,再烤一烤,那味兒微酸裡一股清淡的牛奶香,鑽進鼻子裡就讓人拔不動腿,於是張家兄弟立時決定今天的逛街計劃改成兩輪,第一輪當然是帶著小鬼頭們從街頭到街尾一家一家的吃。

吃飽喝足的眾小孩被分成了幾波,小楊氏帶著部分貪玩的依舊去廣場看錶演和比賽;筱奶奶帶著愛美的趕趟兒去挑玉石銀器,在這裡有句俗話叫做“看一個人家裡有沒有錢只需看他家的房子,看一個姑娘有沒有私房錢只需看她身上的首飾”,建蓋一所像樣的住房,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