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6部分

但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對各方面的影響很大,比如說經濟方面,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各國的生產力,都開始迅猛的提高,這樣就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因此就出現了新的生產關係,壟斷與壟斷組織開始漸漸形成,這些主要都是資本主義國家,最後進入帝國主義的回流階段,另外就是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開始重點轉向重工業的發展,並且開始逐步占主導地位。

而重工業的崛起,必然就影響整個工業佈局,最後形成了東亞、西歐和北美三個大工業地帶,因此新的世界經濟格局出現,新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也最終形成,能源結構也出現了變化,由原來的人、畜、水、煤,變成了人、畜、電、石油。

因此根據各自的需要,各國都開始制定新的政治方向,各國的政治制度也開始改變,開始形成一個比較健全的以代議制,政黨政治和公民自由為特徵資本主義政治模式,但是部分國家內部的社會主義運動,還在進行,畢竟那是一種促進了工人思想和社會主義新發展的動力。

但是部分國家,隨著新的對外政策出臺,列強國家終於開始了自己加緊對外侵略擴張,瓜分新世界,建立新殖民體系,而最終形成侵略方式的變化也開始發生變化,原來是商品輸出,現在變成了資本輸出。

隨著思想文化在改變,思想觀念主義在改變,人們的競爭意識和參與意識在無形中增強,因此生活方式也開始改變,人們開始注重改善自己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著和出行方面,所以第二次工業革命讓整個社會生活質量以及文化水平大大提高,原本城鄉之間的差距開始縮小。

同時因為人們的改變,也開始對整個世界產生影響,很多原本不起眼的國家,開始了新的聯絡,雖然加強了彼此之間的聯絡,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商業資訊的交流,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分工日益明顯,但是以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重新建立起來,這對高速發展的遠東集團來說,影響很多,也很大。

19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興起,西方國家根據自己的需要,開始在更廣闊的範圍內,開展自己的殖民活動,他們因為爭奪資源市場,開始在全世界領土進行瓜分,但是如今他們掠奪的中心,已經建立起了新的秩序,那麼他們想要繼續進行工業革命,就必然習慣性的採取侵略。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以後,整個亞洲地區可以說完全擺脫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時代,隨著人民文化程度的提高、加深,使得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代,整個社會的生產力再一次發生質的提升,雖然也與其他歐洲各國之間不斷爭奪原料和資源,但是畢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前,遠東集團已經站立在世界霸主的地位之上,所以在掀起新的一波殖民擴張的時候,亞洲避免了這次災難,但是部分非洲地區裡,進行了更加殘酷的商品傾銷和戰爭掠奪。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李寧宇就曾關於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與亞洲地區多個執政領導人展開會晤,但是他們畢竟是生活在遠東集團的庇護之下,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幾乎是按照李寧宇的思想在進行,而李寧宇算是一個傾向於資本主義發展的人,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在亞洲地區率先發生,亞洲地區的民族資本主義再一次得到大發展,各地開始了實業救國,而這是世界歷史發展潮流所產生的必然結果,李寧宇也不回去干預。

第五七七章:首次危機(一)

第二次工業革命可以說使得遠東集團,走向了近代化,亞洲地區所有國家程序進一步加快,原來一直從西方引進一系列先進的技術,變成了東方創造,西方引進,這樣也間接加快了亞洲地區近代化的過程,為後來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必備的條件。

但是在亞洲第七主觀思想潮流並沒有發生變化,在早期啟蒙思想的影響下,在加上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了突飛猛進的生產力,使人們的思想開始進步,這是一種資本主義夾雜的天賦,原本這種只屬於歐洲主流思想,開始影響到部分進步的國人,他們不但學習了先進的技術,也開始接受先進的思想,這為後來亞洲的崛起提供了必要的基礎。

但隨著第一次全球經濟危機的出現,一切變得異常詭異。

經濟危機從字面的意思上,是指一個或多個國家的經濟整體,在一段時間裡不但沒有增長,反而出現比較長時間的收縮,這是一種負的經濟增長率,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一段週期就會爆發的生產相對過剩的自然危機,也是經濟週期中的決定性階段。

在1825年英國就發生了第一次普遍的經濟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