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圍攻德國波美拉尼亞號重巡洋艦的是英國海軍三艘全新設計的戰艦,航海效能和防護力較好,火力也得到進一步加強,這三艘戰艦是英國海軍的主力,德國海軍公海艦隊戰列艦最可怕的對手,這樣就給了德國海軍大型戰列艦有了一個可乘之機。
在遠東航母艦載機發動轟炸時,德國公海艦隊的第一、第三戰兩支列艦分艦隊,都已經全部進入站位,排出了品字形攻擊陣勢,特別是其中腓特烈大帝號,德國海軍公海艦隊司令舍爾的旗艦,被保護在其中指揮戰鬥。
而德國海軍拿騷號、威斯特法里亞號、萊茵蘭號、波森號,互成犄角,猶如一把利劍狠狠的衝擊進入德國港口的英國海軍本土艦隊軍艦。
這四艘艦可不是德國第一級無畏艦,綜合航海效能也不差,並且火炮佈置也很恰當,所以他們幾乎是德國公海艦隊的主力拿騷級戰列艦,再加上有奧斯特弗裡蘭號、赫爾戈蘭號、圖林根號、奧爾登堡號,四艘拿騷級的改進型為輔助力量,整個覆蓋火力較大提高,也得到加強。
近距離的固定區域海戰與大海域不規則海戰,有極大的不同,就像日德蘭第一天的海戰中,德國公海艦隊所有戰艦大約總共發射3674發枚炮彈,平均命中率卻只有百分之3。33。
而英國海軍總共發射炮彈5891發,平均命中率是百分之2。17,這是海戰機動作戰,可是一場固定海域的對轟,一切就大大不同了,首先雙方沒有太大的機動範圍,其次幾乎不用怎麼瞄準,直接對著敵群發射就行了。
隨著雙方一艘艘戰艦同時受創,英國海軍本土艦隊司令官貝蒂猛然聽到了一陣夾雜在炮火聲中的轟鳴聲,在仔細聆聽以後,貝蒂的臉色瞬間煞白,於是他連忙下令英國海軍本土艦隊開始最高速向港口外移動。
不過,在看到英國人準備撤離的時候,德國海軍公海艦隊的攻擊更加瘋狂起來,可能這就是德國人的性格,在他們的骨子裡,有一種不甘心遭受壓迫的性格,就像是一戰結束以後,在簽訂了無數壓迫的協定以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法西斯徹底的瘋狂了。
而那種法西斯軍國主義,就是戰勝一方協約國自己造成的嚴重後果,深深的明白這一點的李寧宇,所以李寧宇在對小日本的戰略上,採取了一種看起來柔和的行為,因為如果太過於壓迫,到時候,就是在給自己的身邊,埋下一顆定時炸彈。
英國海軍本土艦隊司令官貝蒂,之所以臉色煞白,完全是因為他已經聽到了那種飛機群所發出的巨大轟鳴,雖然他現在不確定遠東航母艦載機會攻擊哪一國的戰艦,但是他絕對不能將自己的艦隊,置於遠東航母艦載機的轟炸範圍內,雖然英國戰艦的防空火力要比德國戰艦強,但他也不敢打包票一定可以抵擋得住遠東艦載機的轟炸。
第五四六章:日德蘭海戰(十一)
英國海軍本土艦隊司令貝蒂的耳朵卻是很好,因為他聽的一點也沒有錯,當時第二天的日德蘭海戰,已經進行到了關鍵時刻,這次遠東航母艦載機的攻擊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擊潰英國海軍本土艦隊,而護衛遠東海軍東北航母戰鬥群的編隊,也開始了大規模機動,目的就是堵住德國海港,徹底包圍英德兩國主力艦隊。
但是英國皇家海軍的本土艦隊,也是分為幾個梯隊的戰鬥序列,其中主力自然是大型戰列艦分隊,第一、第二、第四都是戰列艦分隊,其中第四戰列艦分隊最為龐大,麾下有四支戰列艦小分隊。
第三分隊是戰列巡洋艦分艦隊,也就是重巡洋艦分隊,第五分艦隊由輕巡洋艦組成,第六、第七、第八為驅逐艦分隊,還有小型佈雷艦,魚雷艦分隊,但是卻沒有潛艇編隊。
所以,這次英國本土艦隊進入德國海港作戰,後方主要有三支驅逐艦分隊和一支輕巡洋艦護衛,作為世界海上霸主的英國,他們使用的巡洋艦都是大噸位的鉅艦,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這支輕巡洋艦分隊,都是清一色的無敵級戰列巡洋艦,標準排水量17373噸,滿載更是達到20000噸左右,而遠東海軍的輕巡洋艦標準限定在6000噸至4000噸。
從外形尺寸和噸位配置上,英國的輕巡洋編隊就和遠東海軍的戰列艦分隊一般,同時也擁有最高速度25節左右,武備系統起碼標準都是,4座雙連裝45倍口徑12英寸的主炮,並且還有10多座單連裝45倍口徑的副炮、水下魚雷發射管等等。
所以英國海軍當時佔據了很多第一,比如世界上第一級鐵甲戰列艦,世界第一級戰列巡洋艦,但所有的英國戰艦,都是同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