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倒臺。
一個新的政權出現以後,小日本開始實行“明治維新”,並且廢除封建割據的幕藩體制,建立中央集權恢復日本天皇至高無上的統治,從此小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快速發展的道路,不過同時也讓其,升起了對外逐步侵略擴張的道路,1879年小日本侵佔琉球群島,還廢琉球王國,改為小日本沖繩縣,但是在小日本發動甲午戰爭以後,被遠東收回。
1900年在美國挑起八國聯軍事件以後,積極參與其中,但最後再次被遠東軍團,粉碎了他們的痴心妄想。
每一次發動侵略失敗以後,小日本都必將會遭受巨大的損失,小日本島先後遭到過遠東軍團三次以上的大規模攻擊,明治維新時期建立的沿海工業和港灣,基本都毀於一旦,並且修一次就被毀一次。
這讓很多小日本高層十分不解,因為如果遠東軍團想要徹底殖民控制日本島,還是明明有能力可以做到的,但是為什麼遠東軍團每次只是毀而不侵,這讓小日本當局十分頭疼,小日本也有想過投靠加入遠東集團的懷抱,但卻被一次次又一次拒絕,所以最後投入到了美國佬的懷中。
伴隨著遠東集團在亞洲勢力的一步步提升,小日本也與美國之間越來越緊密,但是他們之間有著本質的不同。
美國佬現在已經是美洲地區的霸主,所以小日本只是他們在亞洲安插的一個棋子,但是小日本可不是這樣想的,本來他們以為自己靠上美國這棵樹,就可以向太平洋地區擴張,哪裡知道,太平洋地區早就成了美國與遠東的後花園。
所以根本不會讓小日本涉足,這就讓小日本漸漸的絕望了,因為他們在亞洲已經在受到遠東各種制裁以後,國內經濟不斷萎縮,工業生產止步不前,所以逐步導致小日本除了維繫美日之間關係的以外,還在繼續尋求海外的其他夥伴。
第一次東北戰爭爆發期間,小日本以為久久等待的機會來了,但是最後還沒有等到小日本露出鋒芒,就被徹底的打壓下去,而發現小日本暗中與沙俄建立合作關係,美國當局不得不鞏固自己與亞洲這顆唯一棋子的關係。
八國聯軍事件結束以後,他們就簽定了日美同盟條約,美國佬算是在軍事上徹底控制小日本,而小日本原本是想依靠美國的軍事力量,讓自己步入恢復的程序之中,在加上與沙俄帝國的暗中勾結,利用美國當局對遠東的分歧,小日本就可以趁亂獲取好處。
但就算小日本想要發展軍事,起碼的必要條件就是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如果沒有錢,別說從美國佬手裡購買先進的工業裝置,就連起碼的消耗資源都不可能獲得,更不要談擴軍了。
日美安保條約可以說導致了小日本完全受制於美國當局,不過也可以從另一個方面來看。
小日本可以依靠美國當局這個絕好的“擋箭牌”專心發展自身的經濟,一旦小日本想打破限制,就會喪失美國的保護,至於哪個有利哪個有弊,外人無法說明,但是小日本就是依仗著美國佬的保護,此時開始了蠢蠢欲動。
小日本一直希望重新發展軍隊,來實現軍國主義的野心,但是又不能過分擴軍,這一點小日本自己也十分明白,不過就算在美國的多次警告下,小日本一直都不敢輕舉妄動的心,再一次燃起,因為沙俄帝國尼古拉二世,給了他們豐厚的條件用於交換。
第四五八章: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二)
張大虎的這封電文上,主要是將近期亞洲各方勢力的動作,以及他們可能採取的意圖,做了一個詳細的分析,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將小日本可能與沙俄聯手,共同在第二次東北戰爭中,做最後的一次反撲。
對於這一件事,李寧宇相當重視,因為如果從遠東軍團在亞洲地區部署的陸軍兵力來看,還是有很多的弱點暴露出來。
目前東南亞地區已經開始了大規模建設,這裡原本就是一個由十多個小國家共同組建的地區,不穩定性一直存在,再加上當時為了應對國內的局勢,又從東南亞地區抽掉了三個野戰師的兵力,所以無論是北亞地區還是南亞地區,都有可能是小日本出兵的方向。
而李寧宇最重視的就是美國佬,有沒有參與進來。
但張大虎畢竟是遠東軍團的高層,所以看問題也是面面俱到,隨著這份檔案之中,也將美國太平洋艦隊和本土艦隊最新的動向,做了一個簡單的闡述,以及張大虎和海軍參謀部的分析意見。
一直以來,李寧宇都保持著絕對不lang費時間,讓自己每時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自己一切不必要的行為,目的只有一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