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一點點過去,大約三分鐘之後,翻譯託尼才向李寧宇翻譯道:“他是奧斯曼帝國特衛部隊,321陸軍333團的一名少尉狙擊手!也是三名狙擊手的組長,這次伏擊計劃是為了挑起遠東集團與漢志王國的矛盾,後期的安排,他不知道!”。
“好,你跟他說,還有最後的一個問題,告訴我們他們這群人的藏身地點!”
“他說藏身點在穆韋,那裡有一個營左右的兵力!”翻譯託尼面色沉著的說道,不過託尼絕對沒有想到的一件事情就是,鐵兵是遠東派遣在中東地區的情報最高長官,雖然他不能聽懂太多的阿拉伯語,也不會說,可是一般的地名他還是知道的。
鐵兵在回憶剛才俘虜的一番話之後,眼神頓時精光浮現,不過很快就黯淡下去,似乎根本就沒有出現過,而李寧宇也不在繼續詢問,只是擺手道:“罷了,竟然他已經都說了,就別在繼續審問了,不過這個人已經廢了,那麼就送他一程吧!”。
說完一番交代,李寧宇頭也不回的就離開了帳篷,而鐵兵則是直接一槍解決了俘虜,不過這樣做也不違法任何公約,因為日內瓦戰俘待遇的公約,要到1950年才出臺,現在殺一把戰俘更本就跟滅了一隻螞蟻一般。
不過這件事情,顯然沒有完,洗乾淨手上與面容的血跡,李寧宇跟鐵兵返回了指揮室,而翻譯託尼也緊跟其後。
回到指揮車上,李寧宇自顧著點菸,而一旁的鐵兵只是靜靜的坐著,一句話也沒有主動說出來。
此時的太陽,已經開始要落山了,估計再過一個小時,天就會完全黑下來,也就在所有人以為今天肯定要在賽拉特山過夜的時候,一道新的命令下達,20分鐘吃飯,隨後繼續行軍。
命令的下達,接著整個臨時軍營都行動起來,不過此時李寧宇卻無心吃飯,而是與鐵兵在軍事地圖面前討論起來,一番討論之後,李寧宇讓作戰參謀又發出了一份電報,上面的內容就是通報遠東軍團,在漢志王國控制區賽拉特山遇到突然攻擊,傷亡很大,不過已經抓到了俘虜,正在審問。
這份電報是給俾斯麥的,李寧宇想用外交施壓的手段,給周圍所有的勢力一次警告,如果他們誰再有異動,那麼沒有宣戰就襲擊遠東的罪名一定就按在他們的頭上,第二就是希望對手繼續出招,只有對方出招,李寧宇才有機會毀滅他們。
而今夜抵達邊境城市歐謝拉,也是計劃之一,李寧宇不想改變這個早就指定的計劃,不過在著之前,必須要解決排雷的事情,接下來的道路上,會有多少埋伏,李寧宇不知道,也猜不到。
不過路還是要繼續走下去,所以李寧宇在盤算了一陣之後,就決定由特種裝甲車開路,這樣既不耽擱行軍,又可以減低傷亡。
至於在穆韋地區的奧斯曼特衛部隊,李寧宇現在並沒有準備做點什麼事情,因為他覺得,一切都等到遠東軍團進入內志地區以後在做決定。
不過隨著遠東軍團在賽拉特山遇襲,以及傷亡慘重的訊息一傳出,世界各國反應十分強烈,特別是德國當局,隨後直接對外發表,如果李寧宇有任何損傷,德意志帝國將於遠東集團站在一起,徹底毀滅他們共同的敵人。
第三四九章:苦惱的哈米德二世
作為遠東集團的第一盟友,德國有這樣的反應一點也不出奇,不過卻有點過,其中所透露出的含義,值得各國深思。
德國第一個站出來表態之後,接著就是西班牙與漢志王國,不過他們能起到的作用不算什麼,有點微不足道,可是在部分國家連續發出澄清宣告之後,剩下的大英帝國與奧斯曼帝國,就不知道該如何去做了。
首先,他們兩個國家都是在中東地區擁有重兵的勢力集團,同時也在中東地區派遣了大量人員滲透,雖然兩國都沒有下令攻擊李寧宇。
可是這件事情的背後,還有這怎樣的故事,兩國一時間心裡都沒有底,不過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還是用私人的名義給李寧宇發去了一份電報,至於上面的內容,暫時不得而知。
而最忐忑的就是奧斯曼帝國的哈米德二世國王,這位統治者,此時也異常的揪心,因為他似乎能從多方的情報中,感覺到一件事。
究竟是什麼事情,可以讓哈米德二世都揪心?
其實事情也不算太大,只是一支派遣潛伏在沙烏地阿拉伯內志王國的奧斯曼帝國特衛部隊,暫時失去了聯絡,人數也不是很多,不到一個師的兵力。
可關鍵是這件事的發生,與遠東發出的外交公告太巧合了,雖然遠東的公告中,沒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