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部分

在戰鬥結束之後,李寧宇命令將所有人都進行就地埋葬,也算是對他們表示一種敬重,隨後遠東軍團就在這裡止步駐防起來。

如果說戰爭是一種工具,可以說非常的準確,因為戰爭就是要達到某種預期的結果,所以任何戰爭都是為了達到目的而進行的戰鬥,主要的表現就是透過戰爭,達到軍事目的、政治目的、經濟目的。

戰爭也會在達到一方預定目的之後立即終止戰爭,只有在極少特殊的情況下,任何一方都達不成戰爭的目的,也透過妥協停止戰爭。

但這樣的事情,幾乎沒有,所以戰爭的軍事目的就是儲存自己,消滅敵人,這才是戰爭的根本目的,才是戰爭的本質。

所以,李寧宇現在很迷茫,對手倒地是誰,究竟是要做什麼?因為政治目的?不可能,如果是中東地區某個勢力,根本不用這樣鬼祟。

因為經濟目的?也為了追求沙特地區的石油?不可能,如果他們想要石油,可以自己找漢志與內志王國商議,這裡又不是遠東的地盤。

此時的李寧宇很是不理解,這個藏在暗處的對手,倒地想要幹什麼?

不過最後李寧宇還是猜測,對手估計應該是為了經濟利益。

不過戰爭的軍事目的、政治目的、經濟目的是一個相互關聯並融為一體的事情,戰爭目的中表現戰爭的政治目的,戰爭的政治目的表現戰爭的經濟目的,任何一場戰爭,只有先達到自己的軍事目的,最後才能實現政治目的和經濟目的。

不同型別的戰爭中,都具有不同的目的,比如反壓迫和反剝削階而進行正義戰爭,它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反抗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謀求解放和民族解放,保衛國家的獨立和領土完整,但帝國主義與霸權主義,比如就要進行一次非正義的戰爭,主要目的是實行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維護侵略擴張和爭奪霸權。

但是根據戰爭目的,就會制約戰爭的規模、時間長短、投入戰爭的力量以及最後的結局,這次遠東前往內志王國,可是說不是去打仗,不是去發動戰爭的,所以幾次戰鬥打下來,李寧宇糊塗了,不知道這個對手想幹什麼,所以他就命令暫時在這裡駐紮,並派出一個摩托化部隊,向前推進,一邊去前方偵查,一邊接應漢志王國的軍隊。

但李寧宇也做好了擴大戰爭規模的準備,但是必須先要搞清楚敵人倒地是誰,糊塗戰不能在繼續打下去了,而且就算打,遠東將會迅速達成自己的戰爭目的,縮短戰爭時間,但都必須建立在條件的基礎之上。

第三六一章:沙漠之連環計中計

李寧宇算是清楚過來,不打算繼續孤軍深入了,可是敵人卻著急了,所以針對他們的事情,一波剛平一波又起,連環計再次顯露出來。

兩天前出征時候,整整一個團3000人的兵力,現在已經不足2000人,其中還有600左右的傷員,所剩食物也不足一天使用,這讓原本準備按兵不動,靜等支援的遠東軍團無法繼續幹等下去。

所以在中午之前,李寧宇一直在催促參謀給從後方支援的警衛團,以及前來支援的漢志王國,發去催促的電文,可是收到的情況都是一樣,兩方都遇到了阻礙,看到這樣的情況,李寧宇知道不能在坐以待斃下去了,必須要動起來。

接著李寧宇就只好下令全軍繼續出發,向歐謝拉城趕來的漢志騎兵回合過去,因為根據電文,遠東警衛團遇到了大沙暴,沒有重型車輛做機動的他們,無法在沙暴中前行,所以需要等待沙暴徹底過去,才能繼續行軍。

而一張更大的網,此時已經在等待著李寧宇往裡面鑽,因為漢志王國的這支騎兵,其實在多年以前,就已經不在效忠於漢志王國,而轉投到他們新首領的懷抱中之中,所以這次出現在漢志境內的幾股特衛部隊,就是他們放進來的,他們在收到首領的命令之後,故意放慢了支援的速度。

然而這一切的情況,李寧宇和遠東軍團並不知曉,所以車輛繼續沿著中軸線前行,經過不到三個小時的行軍,遠東軍團終於跟這支漢志王國的騎兵隊伍會合,這支漢志王國的騎兵部隊,人數大約有一個團3000人左右,清一色的騎兵,裝備的武器只是一些輕型武器。

沒有翻譯,雙方的交流十分吃力,就算是鐵兵也只能勉強和他們說幾句常用語,不過好在這支騎兵認識遠東的軍旗,所以並沒有發生什麼誤會。

走下指揮車之後,李寧宇就在見到了指揮這支騎兵的團長,雖然無法用語言溝通,但是握手可以通用的禮節手勢,可是就在李寧宇剛剛伸出手之後,就看到這個漢志王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