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迷信思想,他都想把辦公室裡放上一尊佛像了。
等家裡一切事都捋順了後,高揚又開始琢磨起另一件被他一直放在心裡的事來,找土地廟,救人,然後利用福德戒收集香火之力。
土地廟?高揚突然想到自己家鎮東兩三公里遠的地方就有一座破廟,而且好像就是土地廟,自己小時候還曾去過那座廟裡玩兒過。
高揚不禁一陣興奮,有了土地廟就好辦了!
可興奮沒有持續兩分鐘,高揚的臉又苦了下來,先不說幾年沒見那土地廟還有沒有,這麼偏的地方,再加上又那麼破,誰腦袋有坑會去那裡燒香求助?
唉!還是先看看再說吧,實在不行就到網上搜搜,我就不信整個華夏就沒有儲存完好的土地廟。
說幹就幹,下午,和父母打了一聲招呼,高揚騎上高大柱的摩托車就直奔鎮東而去。
*****
ps:推薦朋友一本書,喜歡歷史的朋友可看:《明士》,書號:3602182
文可治國,武可拓疆,這是一個文人的黃金時代,羅信,就在這個時代書寫傳奇。
第七十四章 喜憂參半
麻煩大家幫本書投一下三江票,投票規則和方法在作品相關的三江感言裡面,滑鼠拜謝大家了!
*****
臨山鎮三面環山,只有南邊有一條年久失修的柏油路與縣城相連,中間還有兩條大河阻隔,晴天還行,趕上陰天下雨,壓根就沒有走可走,一旦到那時,臨山鎮就變成了與世隔絕的偏隅。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的落後直接導致臨山鎮經濟的滯後,即便是山裡有許多中藥材和山貨,但由於沒法運出去,只能爛在山裡面。
面對這種情況,想做出政績的前兩任鎮長也曾到縣裡爭取過經費,但每次都被縣裡以財政困難為由給拖也下去,到後來,心灰意冷的鎮領導見修路無望,又不願意窩在這個窮山溝裡,全都找關係調了出去。
兩年前吳東亮來後,也曾大張旗鼓的想幹出一番成績,但這種熱情只持續了不到三個月就冷了下來,但是由於他沒有什麼過硬的關係,便開始在臨山鎮混吃等死起來。
臨山鎮後面的大山叫大巖山,海拔約八百多米,面積差不多有四百多平方公里,山裡植被茂盛、古樹林立,聽鎮上的老人說很久以前還能聽到老虎的吼叫聲,至於真假由於年頭過久也無從考證。
高揚所知道的那座土地廟便座落在臨山鎮的東邊約三公里處,有一條鄉間土路經過廟旁,在廟的後面三百多米遠便是大巖山的山腳位置。
土地廟還在,只是比高揚記憶中更加殘破不堪,原來廟的周圍還有圍牆,但是現在青磚砌的圍牆早已不見蹤影,應該是不知道被哪個村的村民拉去家砌豬圈去了。
小廟不大,佔地不到二百平米,房頂的青瓦已碎了大半,許多地方長滿了青草,窗戶上只剩兩個大洞,只有門前生滿青苔的大青石香爐還在無聲訴說著從前的輝煌。
高揚小心冀冀的走進這座彷彿隨時都能坍塌的廟裡,朝著四周仔細的打量起來。
在靠著正牆的位置,有一供臺,上面擺放著一座高約一米五左右的土地泥塑,躬著腰,拄著龍頭拐,拐上掛著一隻葫蘆,至於面貌已完全看不清楚,因為全部被灰塵和蛛網給包裹住了。
土地像前擺著一隻高約四十公分、落滿厚厚灰塵的案几,案几上面落了好多細小爪印以及老鼠屎……
四周牆角和屋頂同樣佈滿蜘蛛網,東邊靠牆位置凌亂的堆放著一些稻杆,蛀滿蟲眼的門框早已看不出原來的顏色……整個廟裡充斥著一股腐朽的氣息。
這土地公混的也太慘了,怪不得捲鋪蓋跑路,真要留下來,即便是不被業力侵蝕也非得被生生餓死不可。
高揚又圍著土地廟轉了一圈,然後下了一個結論:這個破地方,即便是再有十年也不會有人來燒香許願,如果它還能撐十年不倒的話。
看來沒什麼戲,滿臉失望的高揚在廟前又逗留了片刻後,騎車便回了家,他決定抽時間去其他有土地廟的地方看看去。
當高揚騎著摩托回到家裡的時候,卻發現家裡來了客人,進屋一看,卻是前兩天剛來過的鎮長吳東亮和幹事林胖子,除了兩人外,一旁的沙發上還坐著一個身穿白色短袖、戴著黑框眼鏡、約有五十歲左右的男子,高揚的父親高大柱坐在最下首,四個人正滿臉笑容的聊著什麼。
由於吳東亮坐的位置是上座,因為在和高大柱說話,臉正對著門口,見高揚進來,一臉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