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足下欲說何事?”

“在下想請教先生,小國可爭天下否?”青年笑問道。

這個問題一出,四周有些還在喝酒的人都將目光投了過來。

“可。”宋初一毫不猶豫的,篤定答道。

青年也不追問,因為論事的規矩擺在那裡,但凡應答者說出個看法,就必須詳細闡述原因。

宋初一淡淡一笑,抄手道,“萬事萬物離不開一個‘道’。無論國之大小,順道者昌,逆德者亡。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小國正因弱小,而不被其它強國戒備,倘若能擅於利用這一點優勢。道無常道,然則萬物存在都有其存在的道理,焉知弱小者只有‘亡’這一條路可走?”

“順道者昌,逆德者亡。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彩!”青年反覆咀嚼這句話裡的意思,不由眼睛一亮,喝了一聲彩。

順應道德的國家便會昌盛,違背道德的國家則會逐漸走向滅亡。聯絡時事,宋初一這句話頗有罵魏王無德的意思。也不管這句話是否真的有道理,眾人聽的心裡大為痛快。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意思是,事物的發展總是週而復始、返本復初的,下是高的基礎,後是先的前提,所以弱是一切之基,萬事萬物從弱起,因為有弱才有強。在處於劣勢的時候,要以謙卑柔軟的態度扭轉頹勢。

理解宋初一話中深意的人,自然覺得很妙,但也有隻理解了表面的人,聽聞她這話,不禁嗤笑道,“如此說來,魏王此次欺我衛國,我們還是要示弱,軟著任由他欺負!?”

“在下說的是國勢,目下衛國不示弱還能如何?”宋初一反問道,她向四周看了一圈,一字一句的道,“兔子與老虎肉搏,最終只能淪為食耳。柔中帶剛,乃是弱國的強國之道。倘若從外柔弱到裡,那才是真正的亡國之兆。”

堂中靜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