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6部分

一個問題:文化部將會對王先生三名得意門生特殊關照,將他們送到國內最好的電影製片公司學習。當然,他更希望王先生能把三人都帶到協和公司進行深造,這樣幾年之後,他們就會成為中國電影的中堅力量。

不過王小虎並不喜歡這樣,因為黃部長這樣做反而會讓三位第五代導演的藝術生涯受到影響,哪怕是王小虎本人現在對張藝謀的教導也是處於外圍方式。

所謂的外圍方式教導,就是隻圍繞一部電影的拍攝手法、導演主題思想等展開教育,從一部電影的準備工作、演員的篩選、道具的嚴謹程度來進行講述。

可以說涉及到藝術方面、劇本創作方面的東西,他很少對張藝謀講述,哪怕是張藝謀提問這方面的東西,王小虎也會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來回答。

這樣做,一方面是王小虎有自知之明,他畢竟是半路出家的電影人,從骨子裡向外都浸淫著商業觀點,即不賺錢的電影不拍攝,有時候也會披著宣傳中國文化、美國夢想之類的狼皮達到贏得搞票房的最終目的。

至於別人所說給他帶的高帽子,其實王小虎很想說:那些都是順手捎帶做出來的,為的是迎合某方面需要,為的是將票房最大化。

在真正的藝術創作方面,他比不上張藝謀、陳凱歌等人,這點他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很明智的揚長避短,只告訴他們一個大體的思路,剩餘的讓他們自己琢磨去吧,免得以後傳出什麼“誤人子弟”的鬧劇來。

“小張,小陳,小田,你們怎麼不給老師敬酒啊?”黃部長悄然使了個眼色,三個學生這才站起來給王小虎敬酒。

王小虎自然不會在這種場合下博了黃部長的面子,面帶微笑的喝了酒,只不過心裡邊不是很舒坦是真的。

這種感覺隨著他與國內的高層深入交流,那種彆扭、不舒坦的感覺越來越強烈。

回到北京飯店的時候已經是凌晨一點多,王小虎站在房間內感慨頗多,他能清楚的感受到國內的索求正在逐步增多,比如說今晚黃部長在接風宴上就提出了能否在《花木蘭》中加入國內演員的要求。

王小虎當時略微一想就點頭答應,畢竟《花木蘭》拍攝需要大量的演員,讓國內的演員在片中跑跑龍套,飾演個步兵甲、騎兵乙還是沒有問題的,這樣也剩下找群眾演員了。

但是黃部長要求的是大將軍一角色,王小虎當場就緊緊皺起了眉頭。

因為王小虎已經確定大將軍李泰的角色由周潤發來擔當,這一次除了要把林青霞推向國際的舞臺,他還要順帶著將周潤發一併推廣出去,提高周潤發在國際方面的影響力。

成龍已經找到了自己發展的道路,雖然現在還處於摸索階段,王小虎相信用不了幾年時間,成龍就會成功的打進好萊塢。

周星馳、李連杰、甄子丹三人還處於成長階段,他們還需要相當多的磨練才能讓自己的動作風格、演技風格成熟,所以王小虎優先考慮將周潤發提起來。

而今晚黃部長竟然提出讓國內的演員來擔當大將軍,王小虎自然是不答應了,不是他看不起中國的男演員們,哪怕是78屆電影學院的那幫學生,在長相、氣質、票房號召力方面也沒有一個像樣的,說句難聽點的話,這幫人僅僅比群眾演員好一點兒,他們的演技是生硬的、古板的,甚至連香港電影界的花瓶們都不如。

讓他們來擔當男一號,除非是王小虎的腦袋被驢踢了才會答應。

《花木蘭》可是王小虎明年的重頭戲,在投資方面絕對不比《神話》少,而且劇本的整理,演員的挑選等一系列工作也是耗費了相當長的時間,他豈能答應這樣關鍵的影片因為一個糟糕的演員而毀掉呢,畢竟投進去的是錢,要撈回來的是十倍、百倍、千倍的利潤。

沒有一定的名氣,沒有相當的演技,沒有票房號召力,王小虎是不會冒險的,更重要的是,國內的男演員們除了葛優、姜文在國際上還有點知名度外,還算是票房號召力外,至於其他的,王小虎真難挑選出幾個,而且這幫演員的成長太緩慢了!(大家可以推薦幾個潛力股嘛)

廖公當時見王小虎臉色不悅,立刻打了個圓場,這件事情也算是就此揭過,不過卻在王小虎的心裡埋了顆種子。

有些事情只要王小虎高興,你說什麼咱都笑臉答應下來,但是涉及到根本方面,王小虎必須堅持自己的立場,該強勢的時候就應該強勢對待。

還是那句話“我的優勢決定無可取代。”

王小虎和大陸方面終究還停留在互相利用的表面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