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木蘭歸來的戲份。
一個開頭,一個結尾,對林青霞的演技相當具有挑戰性。
河南這邊安排的非常到位,用近乎仿古的措施打造了“花家”,簡單的泥土牆,幾間茅草房,就成了劇組拍攝的片場。
也許有人會說王小虎過於摳門了,為什麼不把花木蘭家裡打造的光鮮一點,問題是北魏年間老百姓家裡不可能出現多豪華多場面的房間。
而且房屋的造型和整個片場的歷史氣息都是經過國內專家論證過的,他們早就提供了方案,幾個月前王小虎資金一到位,這邊已經開始動工了。
鏡頭內的林青霞坐在紡車前正“唧唧復唧唧”的當戶織,雖然穿著粗布糙衣,仍不掩林青霞的風華絕代,忽聽屋外傳來戰馬急報的聲音……
在《木蘭辭》中開頭就說明了當時的軍情緊急:“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而花木蘭家中除了年邁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親怎能去遠征殺敵,可是祖國的召喚又義不容辭,面對這雙重的考驗,木蘭挺身而出。
王小虎在這方面非常注重原著,不過在劇本方面做了一些調整,比如木蘭要出征了,她“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疇,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短短四句話,說明當時的軍情非常緊張,王小虎在劇本方面也下足了功夫:花木蘭聽說父親要重上戰場,躲在房間裡嘆息不已,年邁的父親問她為什麼嘆氣,她搖頭不語,見父親要出門採購“備戰物資”,木蘭忙提出幫忙採購的,於是打著替父親採購的幌子,她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疇,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劇組到達河南後連續兩天時間,王小虎都是在拍攝這些細節的東西,他對林青霞說:“把你認為最美,最善良,最孝心的一面展現出來。”
林青霞也確實按照要求在拍攝,將一個未經出過閨閣,卻在短暫的思考後決定替父從軍的前後心理變化表現的恰如其分。
暮色蒼茫中,林青霞悄悄到父親的房中拿過軍牌,留下一封簡單的書信後,牽著戰馬腰胯長劍,依依不捨的離開了花家,迎接她的是枕戈待旦、“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何等的荒涼悲壯。
“u!”王小虎拿起執導話筒喊了一聲,“過了,劇組的人開始打掃片場,準備拍攝木蘭歸來的場景。”
……
晚上休息的時候,林青霞找到王小虎,她皺著眉頭說:“阿虎,為什麼這幾天拍攝的這麼緩慢?”
王小虎笑了笑說:“先把你美麗動人的一面拍出來,這樣才有你參軍之後的驚豔對比嘛。”
性別易裝這一極富戲劇色彩的情節元素,花木蘭的故事,是一個女性跨越身份與性別、成功實現“越界”和“扮演”的故事,正如同榻多年卻不辨對方身份、十八里相送反覆性別暗示是“梁祝”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性別易裝也是花木蘭故事的傳奇性所在。
見林青霞不明就裡,王小虎繼續解釋說:“還記著邵氏兄弟十幾年前拍攝的《花木蘭》嗎,就是在女主人公曖昧的性別方面做足了文章,甚至還選用了在《梁祝》中成功反串梁山伯的凌波來飾演花木蘭。”
“哦,於是你看到我當年在《紅樓夢之金玉良緣》中反串賈寶玉後就萌生了拍攝《花木蘭》,是這樣吧?”林青霞笑道。
“呃,這個好像我在一開始就告訴你了。”王小虎說。
“是嗎?我好像不記得了。”林青霞歪著頭想了想,又問:“明天要化什麼妝?”
“最好是化了之後和沒化一樣。”王小虎說:“木蘭從軍十二年,整日在戰場上打打殺殺,面板啊,手啊什麼的肯定有些變化的,所以稍稍粗糙點,如果你感覺化妝麻煩的話,這些特寫鏡頭我讓其他替身來完成。”
林青霞低頭看看自己的玉手,羊脂白皙的很,無論在化妝也不可能打倒王小虎所描述的粗糙感覺,旋即點頭答應用替身拍攝,其實就是拍攝花木蘭“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
在河南這邊的拍攝非常順利,王小虎除了在劇情方面進行了調整、完善,拍攝完林青霞進屋卸妝,以女兒身展示給周潤發、趙剛、熊欣欣等人,把眾戰友得知木蘭是女兒身後的驚訝、欣喜和佩服記錄下來。
這樣,《花木蘭》的開頭、結尾就算是拍攝完成,只等眾人啟程到內蒙拍攝戰爭場面,《花木蘭》就可進入殺青階段。
再離開河南之前,王小虎還是去了一套少林寺,去檢視了一下少林寺目前的發展情況,當然,順便還要給溫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