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有什麼好辦法呢?完全私有化自然是一種,不過這基本就等於是個人在掠奪國家資產,畢竟資不抵債,並不是真地什麼都沒有了,一樣有廠房,有工人,這些東西可不是說一個資不抵債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他們還是可以創造效益,創造財富地,這個企業需要的,只是一種新的管理制度跟經營理念。
實際上所謂私有化改革,也不過就是改變管理制度跟經營理念而已,因為既然是私人的了,自然不能讓工人跟以前一樣吃大鍋飯,也不必完全考慮工人權益,可以讓他們下崗,一切能省則省,以追求利潤為先,也就是自己的東西知道疼惜了。
但是,既然這個廠改革的本質是換一個制度跟模式,那麼是否私有並不完全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改變制度。或者有人要說,不是私有,自然沒有動力,這其實也不對。要改變制度,關鍵是給職業經理人更大的職權,如果高薪聘請一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讓這個職業經理人來掌握企業,那麼這個企業一樣可以起死回生。甚至是如果為了挽留這個人才,可以給他部分股份,那國家還是大頭,利益也是國家最多。
換句話說,國企改革,最重要的是企業的舵手。也就是職業經理人的作用,而不是企業地所有者是誰,其次,就是國有股份要放手,不要事事操心,不能把企業當機關來搞,要當作西方那種股份公司來搞。”
“這倒